“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慧眼识珠,知人善用!这下朗国将节省很多人力,种得更多粮食,更多人得以饱腹!陛下将千古流芳!永世传唱!”郑清跪拜恭喜道。
“哈哈哈!表弟也有功劳,认了好义弟啊!都是寡人的股肱之臣!不过有功之人就要奖赏,赏......”说完,便又吩咐太监道:“宣左丞、户部尚书、......觐见!”
......
农业自古以来就被各朝代视为立国之本。
立春时天气转暖,正是春耕开始的好时节,古代官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劝课农桑”,发展农业。
古时朝廷与官府为了劝课农耕,鼓励农民及时开展春耕,会在立春举行一系列仪式,皇帝会在这一天亲自耕田,各地官府会举行鞭打春牛的仪式,以提醒农民们春耕开始。
古代立春时,天子会举行盛大的庆典,亲自祭祀青帝,并动手耕田。
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大臣,嫔妃宗室,身穿青色的服饰,到京城东郊田间祭祀五方天帝之一,春天与百花之神——东方之青帝,迎接春天,称之为“迎气”。
迎气之后,便开始“籍田”,皇帝会亲自动手,扶起驾好耕牛的犁铧,象征性地“耕田”,随后向围观的民众颁布春令,督促农民们,一年的春耕已经开始。
各地官府也都会在立春这一天,给耕牛披红挂绿,州官、县官用五彩布条制作的鞭子抽打,祈祷一年风调雨顺,这个仪式就叫做“打春”。
这天明兴帝在仪式后,和大臣们逐一向周围的百姓们演示君攸发明的新农具的使用方法,推行新农具的使用。效果非常好。
整个皇朝都在推行这些农具,还把图纸传到各个州县,全力制作,更换。终于在春耕前,整个朗国都用上了新农具。所有人都记住了花都知府君攸的事迹,以及当朝皇帝的贤明。君攸的美名顿时名扬四海。
这也是君攸派族人暗中引导的。怕世人传多了,遭到皇帝的猜忌。这样先传皇帝的美名,顺带自己的,皇帝反而记住自己的好。自己不在京城,也不会被皇帝忘记。
“大人,这是您吩咐寻找、查探的石块,属下运了过来,您看看是不是您要的。”君良禀报道。
“嗯!正是这种石料。那地方周围居住百姓几何?”君攸看着石灰岩问道。
“回禀大人,此石山周围并无人家,属于无主山脉,其山脉下属已经购入您的名下。”君良说道。
“好!不愧是大爷爷夸赞的表哥。做事就是有章法。那这件大事也就交与你来做。事成之后,必有重赏!”君攸举手指往天上示意道。
“诺!属下必将尽心尽力办差!”君良看到君攸的提示,激动不已的保证道。
“去吧,这是方子,记在脑子里,决不能泄露出去半分。从现在开始,连说酒话都不行,你明白吗?”君攸严肃地看着君良说道。
“属下明白,从现在开始,属下滴酒不沾,誓死不会
第112章 逃荒路上,我带着全家基建2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