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沈千千[1/2页]

与南宋同行 小样有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宋官家赵禥在临安城外皇庄里的表演让所有人满意。首发哦亲(小说阅读最佳体验尽在)
      那一百公斤的粮种理论上可以育出一百亩水田的秧苗,但是大宋的一亩较小一些,所以足够在皇庄里种上一百一十多亩了。
      大宋官家赵禥象征性的在育秧田里撤了几粒泡过的种子,然后又向上天祈福,一时间锣鼓喧天,彩旗飘舞。
      皇庄里的播种仪式就开始了,十几个穿着新衣,却高挽着袖子和裤腿的农户下到田里开始做活了。
      平章贾似道站在百官的前面,他得意洋洋地对站在自己旁边的左丞相程元凤说:“此时看官家的一举一动,这身体明显要比过去好多了”
      这是一句吉祥话,但是不能不回应,左丞相程元凤也微笑着说:“正是,老夫也是感觉如此”
      平章贾似道接着说:“能遇上如此明主,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来辅佐官家”
      “呵呵”左丞相程元凤说,“这是当然。但是如果有那些败坏朝纲法度之人之事,老夫仍然还要出头,齐心协力是好事,但是不能等同于放纵,平章,你说是不是?”
      平章贾似道此时是一脸的尴尬,只能说:“嘿嘿,那是,那是!”
      这时左丞相程元凤倒是开始平静地捋着他花白的长须,而平章贾似道面上带笑,但是心中又是大恨。
      谢太后看过那些水稻种子,它们颜色比较鲜亮,比较饱满,而且大小一致,一看就是好种子。
      她召来了平章贾似道,说:“平章,那个献良种的海外商人,可予以回报了?”
      平章贾似道说:“他只不过想要一些丝绸棉布之类的事物,某早就一一准备妥当。有劳太后牵挂那海盐之事,本来某是想给内宫多一些贴补,谁知道哎!”
      说完这话,他还为内宫惋惜了一下。
      谢太后说:“老身知道此事。左丞相之言有理,现在大宋钱钞紧张,北方兵灾还未平定,内宫当以节俭为先。”
      平章贾似道知道自己的挑拨离间之计不好使了。
      谢太后又说:“老身在想,若是这个祥瑞皇种真能让普通水田收获翻倍的话。那《公田法》可否做些调整?”
      平章贾似道笑了,谢太后的想法正和自己不谋而合。
      他鼓动官家赵禥如此大张声势地到皇庄里种稻,其目的就是想要通过官家之口,把公田法的标准调高一些。
      这样,官家赵禥貌似成了自己和整个官僚集团的中间调解人!
      但是,其实官家赵禥是完全听从自己劝建的嘿嘿,这样是最好的结局。
      《公田法》不推行不行啊,现在连内藏库都要空了。
      平章贾似道这时笑着说:“谢太后所言极是!某回去好好想想”
      谢太后叹了一口气,她望向那些田地里的农户,说:“此良种若是真能让产出翻两倍就好了”
      她的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平章贾似道也向着那农田望去。这个祥瑞皇种必须是良种,那个张海商没甚理由要骗老夫,就算不是,它也必须是!
      平章贾似道同样要借官家之手,去给那些依了《公田法》的人赐种!
      这些就是平章贾似道利用官家亲手种田的几个手段。
      事实上,他现在也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他的《公田法》现在在其它州府推广不利啊。
      尽管他带头售卖国家了两万亩良田,但是他还是站在了整个官僚体系的对立面。
      可是,不这样如何能解救大宋的财政危机?!
      最后,

第一百三十九章 巧遇沈千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