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头盔护肘护膝的轮滑少年止住动作,双腿叉开支住身体定定地看着前面“中年胖大叔”的,刚才对方刚刚蹭地一下从自己和小莫俩人身边飘过时脚下红红黄黄旋转着好像两团火的分外吸睛,于是他停下来仔细打量着对方脚下的东西。
“小莫,我没眼花吧?怎么那个胖大叔脚下踩着一对风火轮?”
歪头看了眼旁边同样停下的小攀,小莫点头同意:“的确很像风火轮呢,看起来好酷的样子!”
不远处脚踩双轮一会划一个s步一会儿又划一个b步,同时留下一串嚣张大笑的“大叔”似乎听到了俩人的背后议论,嘴角得意的笑容更加明显了,同时脚下的动作也越发复杂高难起来,只见他身体前倾双手打开,左腿支撑而右腿离地翘起,试图打算玩一个花样滑冰的燕式步。
不过那位“大叔燕”朝后伸出的“浮腿(滑冰、轮滑中指悬空不发力的腿)”却异常笨拙,刚刚离地就落了下来,而且他似乎只是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顿时有些手忙脚乱起来,身体一个趔趄,双手上看到过这双鞋!
于是他转头对旁边的好友说道:“我想起来了!那双鞋就叫做风火轮,是一种电动平衡车的变形体,只是把一个双轮平衡车变成了两个两只脚各踩一个,我之前在cta众筹上面看到过这个项目,但是太贵了就没参加。那四个大轮子里面是平衡车用的那种轮毂式无刷电机,踩在上面跟踩在平衡车上面一样,脚板前压、身体前倾是加速,脚跟后压身体后仰是减速。不过因为两脚分开比一般的平衡车多了许多花样,当然像刚才那位大叔一样玩燕式步还是不行的,毕竟这双鞋份量感人的说。”
提到平衡车,两人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广场另外一边,那边几名男男女女脚下就都踩着平衡车,而且还是蜜蜂集团配发给员工的那种带靠背的特殊型号。
说起来他们轮滑党跟平衡车联盟之间还有一些旧恩怨。
在这原点广场上,不同时段出没的人群各不相同,早晨太阳出来前这里是各种晨练的人,绕圈慢跑、打打太极什么的;等到太阳升起,晨练党们要么回去吃饭,要么聚在广场边缘对遛鸟党摆放的鸟笼评头论足,广场反而被开着蓝牙音箱或者手机对着摄像机或者手机蹦蹦跳跳、尽情挥洒年轻活力的小学妹们占领了,可惜妹子还是太少。
到了中午时候人就比较杂,逛街走累了休息的、晒太阳的、放风筝的、坐着聊天的,还有跟广场中间那个城市原点0公里铜标合影留念的,男男女女老老幼幼都有;直到傍晚,日落后这里的人群构成才会变得纯粹起来,因为广场舞大妈和广场舞大爷们出动了。这边大喇叭放着“什么样的节奏最呀最摇摆”,那边音箱里面传出“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偶尔还有一些听不懂的闽南歌,所有歌曲都经过重新编曲,加强了步点节拍,弄得整个广场上都是咚咚咚咚、咚咚咚的低音炮声。
只有下午才是他们这些轮滑少年们出没的时间,不过这几年玩轮滑的人越来越少了,小朋友更喜欢操作简单的滑板车,年龄大点儿如他们却都成了中学狗,也就周末有时间出来放放风。
这还罢了,最让他们感到郁闷和烦躁的是,这几年平衡车越来越流行,一帮子跟刚才那个胖大叔一样自以为很潮的老男人们时不时就会踩着那么一只跑到广场上来溜达溜达。说来也是难为他们了,在国外平衡车是被设计用在人行道、慢跑道上面的,而国内的人行道,路口拐角必备报刊亭,车站旁边各种摊,隔三差五电线杆。再加上偶尔断断续续的盲道以及高低不平的透水砖,以国产平衡车的电机基本上是跑不了的,所以他们只好跑到一马平川的广场上来撒欢儿了。
其实鹭岛范围内还有好个最适合跑平衡车的地方,不过那些地方都是门禁森然非请勿入,因为那里都是蜜蜂的地盘。据说蜜蜂集团推行无椅办公,大规模改造了路面和楼梯,充分保证园区内部所有地方都可以踩着平衡车来去自如。所以外面的平衡车进不去,只能隔着栏杆干流口水,里面的平衡车也很少出来,反正小莫他们很少见到这种带靠背的平衡车。
最初蜜蜂推行无椅办公时使用的平衡车造型和市面流行的没有区别,都是一块平台两边是一堆轮子,员工站在上面,在特地加高的办公桌上操作,但是后来他们发现这样有些累人,每天站八小时对办公室白领们无疑就是酷刑,于是几个受不鸟的员工们自己动手,在内部众筹平台上发起了众筹带靠背和座椅的新版平衡车的活动,短时间应者云集,于是很快按照规则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然后就有了
第302章 传说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