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比肩同行,忽忽到了依梅院。沈复心急如火燎,抢先一步推开朱门,然后嬉笑着迎陈芸进去。
陈芸瞧他模样好笑,背地里暗笑几回,表面装得表情冷傲,似九天玄女不可侵犯。
转头进了听雨轩,里面花香馥郁,温暖如春。陈芸一面往里走,一面打量沈复的书房。
这书房坐西向东,空间不算太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房间北面陈设简约,只在墙壁上竖了一架剔红框黑漆地百宝嵌挂屏,挂屏下是一条紫檀嵌瘿木高足花几,花几两头各坐着松绿地粉彩番莲双耳瓶,双耳瓶中插着几束妖娆盛开的傲骨梅花作装饰,而两瓶中间则是红木嵌青白玉雕人物座屏。
相较于略显狭窄的北面,房间南面则相对开阔,同时为了达到结构上协调,采用青绫幛一分为二。
陈芸缓步穿过第一层青绫幛,迎面可见一张黑漆描金五蝠云纹八仙桌,八仙桌附近围了四个紫檀方凳。靠窗下则摆着黄花梨卷草纹藤心罗汉床,罗汉床上铺着两层蓝绿色团绣夕颜花锦褥。
那罗汉床左侧堆着两个秋香色绣麒麟牡丹大迎枕,右侧放着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小立柜。立柜顶上压着一架白玉小台屏,台屏左右陪衬着两尊珊瑚红红地粉彩牡丹纹双耳瓶。而罗汉床中间架着紫檀起线嵌樱木香蕉腿炕几,炕几上有一天青釉三足香炉,此时香炉里青烟袅袅,渺渺蒙蒙。
越过第二层青绫帐,先有两盆春兰映入眼帘。因为天气严冷的缘故,两盆春兰部分茎叶已经萎谢。
随即又看见一张硬木雕花平头案当中摆着。这平头案案左首摆着青花人物笔架,笔架旁边是釉里红四鱼纹水丞,水丞右边是青瓷水注,青瓷水注前方摞着一叠宣纸,宣纸上方放着花卉百宝嵌黑漆笔筒,笔筒偏右方则是窑变釉桃形笔洗。
平头案后边贴着一张湘妃竹黑漆描金菊蝶纹背靠椅,椅子上搭着天青色喜报三元图案椅袱;平头案左边立着多宝槅,那多宝槅从上往下依次放着唐宋元明清的珍宝古玩,譬如宋朝的玫瑰紫釉尊、红斑纹月白釉瓶,明朝的霁蓝堆白云纹玉壶春瓶、青花五彩海涛龙纹碗,清朝的五彩荷塘莲花翠鸟纹觚、五彩庭院仕女图盖碗……
平头案右边立着七层架几:架几首层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老子、墨子、荀子、孟子、韩非子等人著作;架几第二层搜罗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贾谊、司马相如、刘向、扬雄、曹氏三父子等人赋论;架几第三层收汇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等人散文;架几第四层收藏了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苏轼、柳公权、米芾、欧阳询、赵孟頫、董其昌等行楷草三派代表人物书法遗墨;架几第五层聚齐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等二十四史;架几第六层珍藏了豪放派苏轼、陈与义、叶梦得辛弃疾与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李煜、温庭钧等人诗词;架几第七层包罗甚广,不光有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人诗赋,还有杂曲、歌赋、北调、南调等接地气的书籍。
陈芸一步步走进书房,首先将那两匹尺头放在八仙桌上,然后到平头案旁边玩了一会儿,最后才转到架几前慢慢翻阅。
约摸看了一盏茶功夫,陈芸缓缓合上王实甫写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笑道:“古人说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如今见你这书架上放了三四车的书,怎么也不见你学问上有丝毫长进?”
“这书架上的书确实挺多的,差不多得有三四百本吧!”
沈复从容地说着,忽然又话锋一转道:“不过,你也知道我这个人惫懒,平时很少翻阅它们,基本上算是束之高阁吧!”
陈芸不急不慢将书籍放回所在,然后回眸盯着沈复,叹道:“白白可惜了这些书,若你平时多花些心思,肯专心一意品读它们,今年秋闱,哪就至于落桂榜如此丢人?”
沈复给人揭了伤疤,既不急也不恼,只是笑道:“每年秋闱,落榜的士子何止我一人?难不成那些人全没努力准备不成?所以说呀,并非我不够努力,而是那些登榜的士子太优秀,我望尘莫及罢了!”
沈复胡诌乱造了几句,又转移视线道:“哎呀,我差点忘了,我请你来,原是让你抄梅花词的,你可倒好,竟与我东拉西扯起来!”
沈复嘴里还嘟囔着,已经着手将陈芸拉到湘妃竹黑漆描金菊蝶纹背靠椅旁边,然后手上微微用一点劲,把人摁到背靠椅椅面上坐定。
陈芸见他忙碌,也不敢有所动作,只是专心专意趴在平头案上,眼瞧着呆子跑来跑去。
&
第十八章、红烛泪(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