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地理位置的顺序及排序视察部队,畅鹏一行来到一师某连驻守的米国飞机制造场,查看及慰问完部队,自然顺道去看看米国人怎么制造飞机。
视察及慰问过后,三辆越野车从飞机制造厂守卫连队驻地开往制造厂,像极米军二战时期的模样,天晴时的越野车拆除四个门和车顶,警卫队人等均都学着畅鹏,人人带着一副进口太阳镜。
畅鹏还说,快了,等我们更多的工厂建立后,连这太阳镜都要生产出口赚外汇。
飞机制造厂里大多是身着米军军服的米国人。如此的机密,米国人可不敢轻易让民营公司来参与,技术力量不足,便将从国内各处收集来的工程师们加入军队。
看见越野车队直接开到他们制造的半成品飞机面前,当头敞篷越野车车头前的三颗星,令得没有人敢阻拦,米军安保连忙去请他们的负责人。
参与制造的华夏工程师和技工一看见,认识的人一招呼,大家便都知道是特首来到,马上停下手中的活路围上来,畅鹏与他们一一亲切的握手,问候着他们。
机库内,各两架38“闪电”双发战斗截击机和空中堡垒29重型轰炸机已初见雏形,赶过来的米方和华方负责人都陪同视察,并向特首讲解飞机的原理和制造过程。
畅鹏饶有兴趣地听着,不时询问几句,逐渐说到自己对飞机的认识和见解时,技术人员们都围上来,纷纷用笔记录着。
没有学过飞机驾驶、更不懂飞机制造的他,怎么能让此时最高端的工程师们虚心听讲和记录。
原来,畅鹏不知不觉讲的是前世坐过飞机的感受、军用飞机杂志里的说明、各型飞机间的对比、战斗机与轰炸机的区别等等,往往一句话便是飞机理论和军用飞机制造的至理名言。
畅鹏不知道自己不经意之间说出来的,都是几十年飞机研究和制造的总结。
从他一个西海湾特首与武装部队司令的口里说出来,当然让人相信。而在场者基本都是飞机研究和制造的专家,哪会分不清他所说的是否有用。
因此,西海湾特首的一番脱口而出,加速了这些飞机的制造进度。
离开飞机制造厂,畅鹏坐在车上,总感觉美方的总工程师史密斯不对劲,与自己说话的口气及表情显得
第128章 解决难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