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零八章 武将召唤 下[1/2页]

混乱三国记 云霄天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机武将召唤第十人,姓名:杨璟;武力:96;统率:96;谋略:76;政治:74;特性:将才:统御士卒征战时,自身统率+3,士卒综合战力增加20。遭遇伏兵时,战损消减15。与人斗将时,武力额外+3。
      统兵:统御士卒征战时,统率+3,士卒综合武力增加15。遭遇算计时,只要布置计策的谋士的谋略不超出自身10点以上,所造成的损失,恒定消减15。
      勇战:与基础武力高于自身的武将斗将时,武力+5,与基础武力等于自身的武将斗将时,武力+4,与基础武力低于自身的武将斗将时,武力+3。
      武器:百煅什锦枪:武力+1,坐骑:白雪:武力+1。植入身份为杨业之子。
      杨璟(?-1382年),安徽合肥人,明初将领。其早年归顺朱元璋到集庆,后攻下常州,任亲军副都指挥使。后到婺州等地,升任湖广行省参政,镇守江陵。后进攻湖南,升任行省平章政事。
      与周德兴、张彬等将领攻入广西。洪武元年进攻永州、靖江,平定广西。后随汤和、徐达攻入山西。封营阳侯。洪武十五年去世(诈死),追封芮国公,谥武信。8年后复出,随燕王朱棣靖难南征,战死于灵璧,追封为璟国公。
      十三年(1380),时任左丞相的胡惟庸以结党谋逆罪被诛,同案株连一公、二十一侯,先后诛戮三万余人。当时远在北平的杨璟也被列为胡党,太祖下令燕王朱棣就近诛杀杨璟、灭其三族。
      朱棣接到父皇的旨意后,便与姚广孝密谋,他们深知杨璟乃忠勇之士,如今身陷谋逆之罪,实属无辜,若能设法将其全活下来,今后必有大用。于是便由姚广孝亲自出面,说服其追随燕王共成大事,姚广孝亲自为杨璟设谋诈死。
      建文元年(1399),终于爆发了“靖难之役”,杨璟返回北平,然后随靖难大军一路南征。在决定双方胜负的灵璧大战中,杨璟挺身护驾,为救燕王而舍命捐身,以此报了燕王的活命全家之恩。
      朱棣继位,追封杨璟为璟国公,将他的生前履历及往事前功一概抹去,并在实录、史籍中均不作任何记载。至于杨璟一族,亦深知凡参与谋权夺位的臣子,在新天子得势之后大都难免灭口诛族之祸,故也心照不宣,将错就错,凡涉及杨璟身世的地方,一律削方就圆。
      随机武将召唤第十一人,姓名:徐寿辉;武力:88;统率:94;谋略:76;政治:78;特性:武略:统御士卒征战时,武力+1,统率+4,士卒综合战力增加20。削弱敌方士卒综合战力10。与人斗将时,武力额外+4。
      统兵:统御士卒征战时,武力+1,统率+2,士卒综合战力增加15,纪律额外增加5。
      武器:蒺藜枪:武力+1,坐骑:金睛浑红马:武力+1。植入身份为乐安郡郡守。
      徐寿辉(1320年—1360年),一名真一,又作真逸,又名徐贞元,蕲州罗田县(今湖北黄冈市罗田县)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今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一说大宋)。
      第

第四百零八章 武将召唤 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