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芜道:“可不是,这雨花茶据说是晋元帝时,有一个老妇人,每天早晨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百姓都争先恐后地买她的“雨花茶”汤来喝,奇怪的是,这老妇人自一清早叫卖到晚上,壶中茶汤不减。老妇人把卖茶所得的钱全部分给孤苦贫穷的人,贫穷的人都很感激她。这个消息被当时官吏知道,派人把老妇人抓了起来,关进牢里。第二天一清早,老妇人不见了。后来,雨花台一带开始遍布葱郁碧绿的茶园。雨花茶的色、香、味、形俱佳,她外形圆绿、条索紧直、峰苗挺秀,带有白毫,犹如松针,泡出的茶汤香气浓郁高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清澈,长而久远。
“传膳——?“不多时殿外一声接过一声传了下去。
“殿下——请移步中和殿!“陈芜毕恭毕敬的道。
杨峥虽去过中和殿,但看陈芜面上的表情,也知道哪里是什么地方,点了点头道:“你在前面带路吧?”
陈芜应了声,率先走了出去。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中和殿,趁着路上空闲,杨峥稍微问了一下太子用膳的礼仪问题,这才知道太子作为国之储君,并非一日三餐,而是两餐,,即早膳和晚膳,太子吃饭的时候与天子同,也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并在专设的桌子前单独进餐,民间称为“吃独食儿”。当然了也不是完全一个人,身旁会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监。因为菜太多,桌子摆得满满的,用餐时远处的菜便够不着。但不必担心,太子吃饭时,并不用自己夹菜,太监会送到嘴边。
除了这些太监外,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太监。碰上了太子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因为是皇帝或太子赏的,即使不饿不想吃也得吃,而且要表示“味道好极了”。
早期,帝王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但在洪武一朝,朱元璋不喜欢这些,整个大明一朝都不曾用上,有了祖宗规矩,后来的皇帝自不敢超越,也只是在寿诞或庆典活动的餐会上,才会用乐。
杨峥头一次吃太子膳,不免有些紧张,待他进入殿中后,一直站在殿外的太监方才扯开嗓音喊道:“传膳——?”声音尖锐而悠长,停在他耳朵,极为刺耳,爷爷的,吃个饭而已,用不着这么夸张吧。
就在他大感头疼之时,只听得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看,只见清一色的太监整齐的走了进来,这些太监手捧红色漆盒排着
633章:盛名之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