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令人心醉的冰蓝色眼眸,关注的目光正从对面的座席投向自己,这让唐宛有点脸热心跳,她稍稍跪正了姿势,垂下眼帘,盯住面前的几案,掩饰自己的羞怯。
她身边的柴小白却似乎没有注意到好友的神情,兴致勃勃的向客人们介绍道:“……‘玳瑁之宴,名称取自于古代对于豪华宴会的别称。显德宫的‘玳瑁之宴,规制完全依照古礼而行,从餐桌、座席、食器到我们吃饭的姿势,都是如此。现代人吃饭用的桌子椅子,是大周立国之后才开始流行的。在唐朝和以前更早的年代,人们都以这种跪在席子上的姿势吃饭。因为奥尔良公爵喜爱东方文化,所以我们特意安排了这次筵席。”
“非常感谢。”路易微笑着轻轻点头:“玳瑁之筵,我在东方古代诗歌里常常读到,‘吟登萧寺旃檀阁,醉倚王家玳瑁筵……正合了眼下的场景。说起来,我还是第一次以这样优雅的姿势吃饭,要是我们能穿上宽袍大袖的礼服,看上去就更有古意了。”
听到这里,唐宛不禁抬起头来,看着身着西式礼服,却是一副东方文士派头的路易,心里暗暗赞叹他飘逸的神采。听他说着“玳瑁之宴”,不知怎的,自己心里居然想到的诗却是“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脸上登时又是一热。
“你说得没错哦。”柴小白高兴的说,转头看了唐宛一眼:“你肯定没见过唐宛穿古装礼服的样子,那才真叫……嗯,国色天香呢!”
“又瞎说!”唐宛连忙瞪她。
“嘿嘿,其实我穿古装更帅呢。”路启平故意乱入帮唐宛解围,柴小白在路易面前对唐宛的夸耀,也让他多少有点不舒服。
“你么,一般一般,全校第三。”柴小白斜他一眼。
说话间,宫役拿来酒壶,给大家桌上的三彩盏里斟满。柴小白解释说:“不好意思,按照大周法律,未成年人不能喝酒,显德宫也不能例外,所以只能给路易单独准备,其他人就和我一样喝果茶吧。”
“喂,这不公平。”夏尔嚷嚷道:“在法国,我可已经成年了。”
“到我们的地盘,当然得按我们的规矩。”柴小白说着端起酒盏:“来,为庆祝我们今天热身赛成功打败俄国人和奥地利人,干一杯。”
众人一饮而尽,路易放下酒盏,突然问:“唐宛同学,今天的比赛里,我有一件事不明白,想请教可以吗?”
“啊?”唐宛没料到他会突然向自己发问,猝不及防间,结结巴巴的答道:“请……请教不敢当,请说。”
“今天第61回合,你给我的支援非常及时,可你是怎么知道我要从西西里登陆的?”
怎么知道的呢?昨天晚上趴在桌上睡着之前,唐宛专注看的,正是两年前路易在伊斯坦布尔比赛的对局,于是整晚做梦,脑子里来来回回的,都是它们。今天的比赛,时地已易,但地中海区域的局势,却有几分相似,路易的行动方向,她大致能够料到。虽然自己操控的英国和路易的法兰西帝国并非同盟,可为了吸引德国的注意,减轻小白在中东的压力,她立刻选择发动小规模的北非攻势,从侧翼保护了路易的登陆行动。
当然,唐宛不太好意思把这真实的原因说出来,只是勉强笑着敷衍答道:“就是碰巧想到了啦。”
“喔。”路易答应道,眼神中有一点失望,但又有些不愿罢休的样子,继续说:“其实在全球策略模拟中,敌人与盟友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那些潜在的同盟。由于规则限制,双方无法及时沟通,只能通过对方的表现,来预判彼此的动向。与潜在的盟友心有灵犀,也是高手境界的一种。”
“是吗,可是我真的没想那么多……”见对方不住的盯着自己看,唐宛越发惶恐。
“好了,路易。”柴小白说:“你就不要为难唐宛了,她现在焦头烂额,昨天晚上没睡好,真的想不了那么多啦。”
“哦?”夏尔问:“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忙的吗?”
“都是他们学校的那些糟心事。”柴小白笑了:“你们这些外国人,怕是帮不上什么忙。”
“是啊,是啊。”唐宛也赶忙道:“我们不说这个了吧。”
“在东方的春秋战国时代,用外国人做‘客卿,帮助君主出谋划策,是常有的事。”路易却表现出颇有兴趣的样子:“也许,我们能想到更好的主意呢?”
“我来说吧!”路启平突然发声,和唐宛一样,他此刻心里最放不下的,也是杜智美的事情。“要是你能帮我们想到办法,我怎么感谢你都行!”
路易微笑着点头,可待到路启平把事情一五一十说完后,他和身旁的夏尔一样,都锁紧了眉头。餐厅里的几个人好像都忘记了面前的美味佳肴,一起陷入了长长的沉默,路启平和唐宛殷切的目光投向路易,仿佛已经确认,这位来自遥远国度的“客卿”,必能有所指点。
“从议事规程上看,平局情况下,还能再重启一次提案,要想通过,有上中下三策。”路易终于开口,虽然他的中文说得很好,可是这次他的语速极慢,仿佛要字斟句酌。
听见路易一开口就是古代东方谋士的口吻,大家都大感有趣,“这时候路易要是摇着一把鹅毛扇就好了……”唐宛心里突然想到此,脑补了一下那形象,差点要笑了出来。听见路易轻咳一声,她赶紧收回幻想,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凝神静听。
“下策是你们现在想的,罢免那个言而无信的人,换上自己的人担任委员。可是,这意味着你们此前的暗箱操作可能被暴露,更有丧失道德制高点的风险,无论是罢免案,还是原提案,都将面临重重阻力。所以,在这点上,我支持你们那位朋友的意见,他考虑得比较谨慎。”
路启平听到这里,急着正要说什么,被唐宛一把拉住。
年轻的奥尔良公爵没有在意路启平的神情,继续不紧不慢的说:“中策是争取到对方阵营里的另一个人。可我也不建议你们再做尝试,万一对方用同样的技俩,造成再次平局,你们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轻轻点头,也都期待着这位足智多谋的人说出他的“上策”。
可路易却没有顺着刚才的话说下去,而是话题一变:“罗马共和国末年,执政官尤里乌斯凯撒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元老院对他的独裁权力有着诸多的限制,他急于打破这一局面。于是,他推举了许多军人进入元老院成为议员——元老院很难拒绝他们,因为这些人战功显赫,在罗马公民中声望卓著。而这些新晋议员,绝大部分听命于凯撒。元老院的格局很快发生了改变,旧议员的权力被稀释了,凯撒轻而易举的获得了多数席位,可以让元老院授予自己任何想要的权力。”说到这里,路易端起手边的茶盏,润了润嗓子。
“如果回到现在你们面临的问题,那么上策就是,为你们的元老院——也就是学生会委员会,它现在的问题是,人数少,而且不在你们掌控之中——增加大量愿意支持你们的新成员,我认为,这些新成员最好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让各班班长加入委员会!”路启平忍不住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各班选举出来的,请他们加入委员会,肯定能得到全校同学的支持!”
“嗯。”路易问:“请问贵校一共有多少班级?”
“高中部一共三十五个。”唐宛迅速答道:“还有初中部三十八个。”
“哇哦。”路易轻轻惊叹一声:“七十三位委员,加上原来的十六位,你们将拥有一个多达八十九人的委员会——议员的数量与管理者控制他们所需的力量成反比,在这个委员会里,每个人都人微言轻,你们可以运用管理者的影响力,轻易掌控他们,而他们中若是有谁想集结反对你们的力量,则是难上加难。你们获得的好处是,不仅仅这一个提案可以通过,以后任何的提案,都会变得容易得多。”
看着对面三个人脸上露出钦佩的表情,夏尔得意的说:“小白,我跟你说什么来着,路易非常厉害吧。”
“嗯嗯嗯。”柴小白完全是五体投地的样子:“唐宛、启平,你们的麻烦这下解决啦,接下来,我们该一起对付六国赛里的对手了!”
“非常高兴我的拙见能帮助两位解决困扰,让你们能全心投入比赛。只是我啰哩啰嗦讲了这么多……”路易笑道:“殿下为我们准备的玳瑁筵都凉了。”
“没事没事。”柴小白一边用手势招呼餐厅总管过来,一边说:“能听到奥尔良公爵的妙计,饿一会肚子不算什么啦。”
2
“咦?和君,你没去啊?”室友推开门,看见蒋妍仍然在阳光房的躺椅上看书,有些意外。
“去哪儿?”蒋妍没有抬头,虽然她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可还是故作不经意的问。
“德国人的招待会啊,在国际中心那边。我以为你一定会去呢。”
蒋妍笑笑:“那是东海社的事,又不是学生会的,轮不到我上前。”
“可那是李卓南主持的,这种场合怎能没有你呢。”室友走过来弯腰看了眼书的封面:“《硝城》……哎,这么好的天气,看这么灰暗的书,可不太好,看来好像有心事呀?”
蒋妍阖上书,用书脊轻轻敲了敲对方:“就你啰嗦,我是跟我妈做了室友吗?”
“不过说起来,东海社那帮人,不跟他们打交道也好,一个个眼高于顶,跟什么似的……”室友一边说着,一边自顾自走开了。
蒋妍重新展开书本,心思却不再能回来。来到帝大之后,她确实感觉到,对于李卓南来说,自己不再是那么重要。在明德,她在学生会里与他如影随形,而现在,他比原来更忙,奔走于国会、东海社和学生会之间——而前两块领域,都是她无法触及的地方。在那里,常与他在一起的是夏盈,一个样貌泯然众人的女生,可蒋妍却觉得,她比娇艳的陈曼儿更具威胁性。
正在心绪纷乱之际,手机铃声响了,李卓南的名字让蒋妍心里一惊,仿佛刚才的胡思乱想都已经被他窥见,她赶紧接通电话。
“和君,你马上来国际中心,我已经派车去接你了。”
“啊?”
“今天江明恩也来了,临章死活不愿意出席,少了一个话题演讲人,你做个即兴演讲。”
“不,不行啊……”蒋妍急得结结巴巴:“我……我什么也没准备,不知道讲什么……”
“就讲德意志帝国印度政策的那个,我在论坛里见过你写的一篇文,相当不错。”
“可……可我……”
“别可我了。”李卓南的口吻变成了命令的语气:“救场如救火,一定要到,我等你。”
最后一句“我等你”,好像一下子给蒋妍注入了巨大的力量,她仿佛弹簧一样从躺椅上蹦起来,飞步跑到书架前,拿下一本又一本书,急急的翻找着。
过了一会儿,手机再次响起,蒋妍一看了眼屏幕,手忙脚乱的把两本书和笔记本电脑塞进包里,脚步匆忙的穿过起居室,夺门而出。
门“砰”的一声重重关上,与此同时,一摞堆在书架旁的书哗啦倒成一摊,被一系列异乎寻常的动静弄得莫名其妙的室友,走进起居室,从窗户望下去,只见蒋妍快步跳上一辆灰色顶棚上印着校徽的电瓶车,绝尘而去。
3
“……法国的夏尔王子和奥尔良公爵昨天晚上应邀与懿德公主在安华堂共进晚餐。”
“俄国亚历山德拉公主昨天在柴永平与麦欣的陪同下前往上林苑。”
“德国巴伐利亚王太子卡尔和黑森亲王威廉今天应帝国大学东海社邀请举行对话会,话题是周德的海外政策检讨……”
柴应盛浓厚的白眉压着半闭的双目,坐在扶手椅里,仔细聆听着身旁的秘书报告几天来各国来宾的行程。
“全球策略模拟”六国赛每年一届,轮流在各国举行。尽管参与者只是年轻一代皇族,可是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一次国际峰会,各国无不利用六年一次成为东道国的时机,与未来的当国者们敦睦友谊。七十三岁的柴应盛知道,自己肯定看不到这些年轻人加冕的那一天,但他必须为帝国未来的皇帝打下基础。
“……奥斯曼帝国的罕什米尔王子殿下与埃及副总督维兰帕夏,今天参加了柴永华殿下为他们举办的《绝地战场》比赛……”
听到这里,柴应盛眉峰一动,张开眼睛:“……绝地战场?”
“呃……”秘书有点犹豫:“是一款流行的竞技类电子游戏,陛下。”
“不过,根据报告,罕什米尔王子殿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非常满意。”秘书略停一秒,赶紧补充道。他立刻发现,皇帝突然转脸盯住了自己,不禁心里一阵慌乱。“一旦有涉及柴永华和柴永平的不好消息,请尽可能转圜”——在收取魏王府支付的秘密津贴之后,他必须尽到自己的义务,同时,也必须不让年老可是思维仍然敏锐的皇帝察觉。
柴应盛看了看秘书紧张的表情,面露一丝笑意:“虽是鸡鸣狗盗,也算投其所好。”
“报告放在这里吧。”皇帝指了指不远处的办公桌。“诸太傅来了没有?”
“已经在等候。”
“好,你先出去,让他进来。”皇帝吩咐道。
秘书低头行礼之后,快步退出了房间,半分钟后,诸鸿云清瘦的身形出现了,臂弯里夹着一本棕色的文件夹。
“楚乙,坐。”柴应盛止住了要鞠躬的老友,伸出手:“东西拿来了?朕拜读一下。”诸鸿云赶忙把文件夹双手奉上。
柴应盛用骨节粗大的手指,打开封面,慢慢翻阅着大字印刷的文件,脸色越来越凝重,诸鸿云除了从宫役端来的托盘里接过茶杯之外,也一直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终于,皇帝阖上了文件夹:“楚乙,这东西,你怎么看。”
“陛下,从治史的角度来看,还原历史真相,固我所愿。但我以为,公开这些内容,对皇室的形象、民众的情绪,以及国家的外交政策,都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所以,我想先把它限定在历史学术研究范畴内的讨论,不及其他,这样,留下可进退的余地。”
“唔。”柴应盛应了一声,未置可否。
诸鸿云迟疑了片刻,又说:“事实上,对这件事,我还是有一些疑问……”
“嗯,你说,不必顾忌。”
“我知道,陛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打算要从周法关系开始,全面修正全球外交战略。可是,周德关系虽然近年来多有坎坷,但毕竟德国是我们两次大战中的盟友,一直以来,又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历史上,德国是元庆维新中唯一给予大周支持的欧洲列强,从民族主义情绪考量……”
“楚乙,我这里有本书,你可以看看。”柴应盛突然站起身来,打断对方的话,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书,递到老友的手中。
“《超级大国:美利坚合众国》……?”诸鸿云看着封面,疑惑的目光投向皇帝。
&
第八十三章 潘郎论策王庭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