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一节 秦核舟抄袭风波【五千字】[1/2页]

技艺天王 第三颗雪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将一座矿山随手丢掉,真是暴殄天物。收藏本站
      钱多得没地方用吗?
      刘庆摇头。
      突然有了一个念头:怕不是原创作者都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会有如此高的价值吧?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他还能收购原创作者的矿山,转手送至法国巴黎拍卖,赚一个盆满钵满、财源滚滚。
      当有了以上猜测后,刘庆情不自禁的舔了舔嘴唇。
      回到华夏,他一定要打听出那位创作者的地址与联系方式,然后大量收购其作品。
      有十件就收购十件。
      有一百件就收购一百件。
      有多少,收购多少。
      反正不过是十几万一件的事情。
      或者。
      他直接甩出一件三十万的收购价格!
      三十万啊,十件就是三百万,一百件就是三千万。
      这三千万,恐怕是会让那位籍籍无名的创作者大惊失色,甚至面红耳赤,喘不过气来?
      “呵呵。”
      刘庆深嗅了一口香味浓郁的雪茄,微微一笑。
      他此刻志得意满!
      哪怕以一件作品一百万的价格收购青铜油画,刘庆也是稳赚不亏。
      要知道。
      早在前些时日。
      就有巴黎富豪愿意出一百万欧元的高价,收藏两件青铜油画。
      一件作品一百万欧元啊,相当于一件作品两千万人民币!
      就算给那位创作者三十万的收购价,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他能净赚一千九百万,利润高达六十五倍!
      何其诱人?
      ……
      在刘庆心潮澎湃时。
      第一件青铜油画强势落槌。
      刘庆连忙定睛细看。
      只见二百六十万欧元的天价数字在银幕上璀璨生光。
      当意识到那是两百六十万时,刘庆感觉半边身体都失去了知觉!
      十五万人民币,摇身一变,成了三千二百万人民币?
      简直血赚啊。
      刘庆亢奋得窒息。
      须知。
      还有一件正待拍卖……那也是一件价值三千多万的作品。
      舒适。
      惬意。
      虽然接下来的拍卖只经历了三分钟。
      但刘庆却是度秒如年,每一分每一秒,他都的心脏都在极速跳跃。
      最终价格落到三百万欧元时。
      刘庆才长吁了一口气。
      但依旧心绪难宁。
      这一波赚得他人仰马翻!
      刘庆暗暗咬牙,这一座座金矿,他一定要全部承包了。
      所以一旦回到华夏。
      刘庆将不惜一切代价,找到青铜油画原创作者的联系方式,然后将其作品全部收购!
      他已经做好了十全准备。要趁着国内还无人知晓这一位青铜油画创作者,占尽先机收购其作品。
      就算狂砸三千万,也在所不惜。
      不就是钱吗?他。
      出得起!
      ……
      拍卖结束后。
      刘庆火急火燎的赶回华夏。
      而斥巨资收购青铜油画的富翁,则在炫耀这两件藏片。
      他们拍摄纪录片,借用媒体传播。
      宣传这两件作品开创的新流派炙热巴特流派。
      其复古的创作风格,以及青铜油画中蕴含的神秘美学,在装置艺术,概念艺术,行为艺术大行其道的西方艺术界,堪称一股清流。
      朝圣者有之。
      不屑者有之。
      研究者有之。
      西方本就对概念艺术or传统艺术争论不休。
      就拿传统油画艺术来说,其实西方的传承已经断了。
      在学院中,只剩下老一辈的油画家,还继承着曾经的绘画技巧。
      倒是俄国和中国,有大量保留。
      西方艺术家往往还未继承传统,就屁颠屁颠的跑去创新。
      也就是说。
      他们还未练习千招万招,就开始试图有招化无招。
      于是。
      出现的作品往往需要艺术家去阐述其中意思。
      甚至说。
      若不去阐述作品,观赏者就不知道艺术家想要表达什么。
      可是达芬奇、莫奈、梵高、马蒂斯、米勒等画家的话需要过多的阐释吗?
      完全不需要!
      维特根斯坦在曾表达他的观点:
      凡是可阐述的事,都能够说清楚;
      凡是不可阐释的事,请务必保持缄默。
      自然科学必须阐释得清清楚楚。
      而艺术就是不可阐释的事。
      也不用阐释。
      传世的作品,能让观赏者看第一眼时就产生共鸣。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故而。
      但凡不断去阐释自己作品的艺术家,都是骗子。
      行为艺术、概念艺术、装置艺术中的多数,都归属骗子一列。
      ……
      在这种浮夸风肆掠的背景下,‘巴特的作品显得尤其突出。
      甚至是一枝独秀。
      ‘巴特用扎实的古典功底、天真烂漫的幻想、对自然的热爱、对艺术灵魂的驾驭,留下了一份经典。
      让全世界懂得了一个道理审美疲劳的时代,唯有气韵让人心动。
      独特的艺术风格,让‘巴特火了。
      无论是在艺术圈,还是在平民圈。
      但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们完全找不到巴特生活的痕迹,巴黎的小乡村,也没有关于巴特的记忆。
      小学。
      初中。
      高中。
      巴特似乎完全没有出现过。
      ……
      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人们相信巴特的忧郁,相信巴特将手伸入融化的铜浆中,烧穿左手……
      至于巴特是否确有其人,并不吸引人瞩目。
      他们相信有这么一个人。
      否则作品从何而来呢?谁能够凭空造出两件经典作品,再编造一个谎言。
      如果有这样一位艺术家,恐怕自己赚钱还来不及呢。
      谁会诅咒自己自杀?
      ‘巴特,俨然已经根深蒂固。
      ……
      而远在遥远东方的秦核舟,却是完全不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他连金陵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都没有关注。
      只是带着胡立远,接待了宁致远和赵道元,并在茶席上,敲定了传统技艺小镇的动工规划。
      其它时间,便是躲在小楼成一统。
      真正的活着。
      就是当一个人不追赶时间的时候。
      比如:
      聆听一段音乐,
      静待一朵花开,
      轻品一杯清茶……
      秦淮永远在‘真正的活着,只有真正活着时,才有源源不断的灵感迸发。
      夜深。
      两小只熟睡了。
      秦淮在书房里看书,商雅在一旁偷偷的笑。
      他写出了一首特别有意思的诗句。
      沙沙的写在白纸上:
      立秋时我想你,
      白露时我想你,
      秋分时我想你,
      冬至时我静静的抱着你,
      小寒时我静静的抱着你,
      雨水时我爱你,
      小满时我爱你,
      夏至时我最爱你。
      虽然是瞎写,但莫名觉得,在这些情话前面加上节气,有一种难以言明的诗情画意与温柔。
      商雅悄悄笑出了声。
      拍照。
      发布动态:我给秦淮小哥哥写的情诗。
      秦淮瞥了一眼,好奇的凑过来。
      看完就笑了。
      “你这几句诗虽然狗屁不通,但还是有几处精髓的。”
      秦淮啧啧称奇。
      “哪几处,说说看!”
      商雅挑了挑蛾眉,有些惊讶,竟然受到秦淮小哥哥的赞赏了?
      秦淮伸手指了指:“有不少,比如立秋这两个字,白露这两个字,冬至这两个字,小寒这两个字……”
      商雅笑容渐渐凝固。
      也就是说除了这几个节气,其它的都是狗屁不通?
      商雅上

第三百四十一节 秦核舟抄袭风波【五千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