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三章[1/2页]

神道仙游传 随云仙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这几个送上门的乡民在张献忠眼里简直就是福星!
      刚刚还在为了粮草不足,以至于都快要愁坏的张献忠,听到这个好消息,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龙颜大悦的张献忠,很是高兴几个乡民吐露出来的消息,然后很是愉快将几个乡民送出去砍头了。
      至于几个乡民临死之前,有没有后悔出卖了山里的乡亲们。
      就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说穿了,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
      面对死亡,硬骨头的能有几个?
      就连那些天天嚷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一副读了圣贤书,就可以为了道统,为了天下百姓舍命一搏的读书人,流寇鞑子来了一样跪。何况几个没读过圣贤书,在官老爷眼里连民都算不上的普通老百姓。
      第二天一大早,南阳城头的兵丁便惊奇的现外面的流寇竟然分兵了。
      好大一波流寇的兵马,竟然离开了城下的营地想着伏牛山的方向开去。
      一时间,城头的人大松了一口气。
      南阳城是真的快撑不住了。
      不管流寇是去伏牛山干什么,但至至少自己等算是又能多熬一天了。
      人马过万,无边无际,大队人马靠近伏牛山,想要不被现都不可能的,
      流寇的大队人马还没靠近,流寇来袭的警觉的山民大喊大叫地送入了山中。
      一时间山中大乱,哭声震天。难民们是怎么也想不到,山中啥都没有,流寇为什么不放过他们。
      莫非攻城的人不够了,又想要抓人去填壕?
      乱世人命不如草,无论是官兵还是流寇,在老百姓心中都是躲都来不及的存在。
      流寇要携裹百姓攻城,让百姓排在前面去送死。
      官兵不但要抓民夫,还喜欢杀良冒功。
      老百姓又不傻,就算没见过,但听总听过吧?
      而在老百姓眼里,无论是流寇还是官兵,全都是算兵灾。
      碰到了就九死一生,就算活下来,也得被祸害的不成人样子。
      随着消息越传越广,山中原本还算安宁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难民们不得不拖儿带女继续向着深山中进,寄希望于流寇不会穷搜山中,让自己逃过这一劫。
      难民开始往更深的深山逃去不提,而此时的静虚观里也一样乱成了一团。
      道士又怎么样?
      道士也一样是人。
      流寇来了,一刀砍来,照样会死。
      道观里,机灵点的已经开始收拾包袱准备跟着难民一起,往深山里躲避了。贪心点的,说不定还准备趁着混乱,浑水摸鱼多顺点东西带走。
      利来则聚,利去则散。眼见着流寇入山,静虚观连个能压服众道的主事之人都没有,那么上演之出“夫妻本是同林鸟”,也就也不算怪事了。
      只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跑得了道士跑不了道观啊!
      静虚观一遭树倒猢狲散,关系不大的自然可以走。
      但有些人却注定走不了的。
      比如空虚老道的四个徒弟!
      别人可以轻易弃观而去,他们却不能。
      静虚观算是空虚老道一辈子的心血,也是他这一辈子唯一的成就跟寄托。
      几个徒弟都是空虚老道一手带大了,说一句“情同父子”也不为过。这么多年了,无论师兄弟之间如何龌龊,至少静虚观是他们的家,总不为过的。
      丢了静虚观,空虚老道的这四个徒弟就算无家可归了。就算能保得住性命,可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自家师傅?
      观中人心已散,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准备逃走的。烂船还有三斤钉,一个道观上上下下几百号人,也总会有几个忠心一点的。
      既然不准备逃,那么就要拿出一个对策来啊!
      三清大殿里,还没有逃走的道众,以及空虚道长的四个徒弟聚在了一起。,试图商量出一个对策来。
      “流贼都围城几个月了,怎么突然就冲着伏牛山来了啊!”大殿之上,空虚老

第一百二十三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