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上次工厂扩张时,阳澜就已知道,姜军和阳松不仅将隔壁的这一家棉鞋厂买了下来,同时买下来的,还有街办一家棕绳厂和一家棉纱手套厂,两家工厂相邻,虽然占地有上十亩,面积是够大的了。
可麻烦的是,两家工厂与“澜美人服装厂”还隔着近百米,中间有一家商店,三幢居民筒子楼,住有居民近百户,其中大部分居民也都是棕绳厂和手套厂职工;目前根本没有将这中间几处土地、建筑完全买下来的可能。
进入腊月这天,阳澜、阳松、姜军、张晓云、欧阳念几人聚在工厂会议室里讨论了整整大半天,最终也没个结果。
无奈,姜军只得又去找武宾,请他给出出主意。
武宾细细听了,对着地形方位图琢磨了半天,呵呵一笑,在图上勾画了几笔,点拨了姜军几句,然后让他回去,耐心等几天,静候佳音;这段时间工厂要组织职工,全力以赴完成阿尔法和宝丽公司订单。
果不其然,三天后,街道办和区政府工作人员联袂登门拜访,调查外贸出口情况。
邵保国、何俊成趁机将出口前景说得形势一派大好,听得来人喜笑颜开,问道工厂还需要什么帮助和支持,邵保国便详细汇报了面临的困难,提出置换要求,随即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书面报告,恭恭敬敬递了上去。
一个星期后,上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的文件下来,要求商业、外贸、土地、建工、街道等部门迅速解决土地置换问题,全力扶持“澜美人服装厂”这个全区有数、街道唯一的外贸出口企业。
春节前,最终方案确定,由“澜美人服装厂”拿出原棕绳厂临街宽约五十米,深约近八十米的土地,用于建造一幢五层楼商店和三幢七层楼的单元宿舍楼,其中前两幢11套宿舍由街办支配,主要用于棕绳厂、手套厂等原住户置换,最后一排共49套,其中5套由区政府支配,另外一个单元共14套房子交由“澜美人服装厂”使用;其余所有土地全部划归“澜美人服装厂”所有;服装厂和商店、宿舍之间用一道围墙相隔。
这样,“澜美人服装厂”将成为一个占地近三十亩、能解决不少于00人就业的街办第一大工厂!所有工程均由区建筑公司负责承建,厂房建设资金由服装厂自行解决;原住居民及原街办工厂职工可以优先到“澜美人服装厂”上班。
此方案最大受益者无疑是饱受筒子楼之苦的居民和江河日下的原街办工厂的职工们,既能解决他们的蜗居之苦,又能解决他们的生存之道。
所以方案一经公布,大家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充满了期待,盼望能早日住上单元楼,迈进新工厂。
半年来,“澜美人服装厂”效益之好、工资待遇之高早已是远近闻名,能穿上“澜美人服装厂”的工装是一件能让家人荣耀自豪、让邻居艳羡眼红的事情。
按照阳澜、邵保国等人的设计,参考众人的意见,未来服装厂将暂时分设为三个生产部,即“澜美人”女装部、男装部、出口加工部;增设采购部、质检部、安全部(含生产安全、门卫、进出库等)、后勤部(含设备维修、水电、服务、食堂等),原来的设计、财务、办公室不变。
46、异国美女 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