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发现,从此以后,赵倩天天都在宿舍里炖汤;
还有人发现,从此以后,邵厂长的衣服被子以及房间的卫生都被赵倩给包了;
也有人发现,从此以后,何俊成的脸色一直都灰灰的,很不好看。
邵保国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指挥着招聘、培训工人,购进大批布料,督促工地建设进度等等,忙的不亦乐乎,忙的精神焕发。
阳松依旧过着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校园生活。
自从和阳澜、姜军办工厂、做“贸易”以来,阳松一直非常关注中央关于经济方面的大政方针,试图从更高层面解读、思考一些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
春节前,国务院连续下发了《国库券条例》和《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两个文件,阳松解读了好些天,隐隐约约好像摸到了一些门路,却又似乎什么也没读懂。
于是他试探着和姜泰民做了一次交流,姜泰民微笑着鼓励他:
“说说你的看法?你是怎么理解的?”
阳松不太自信、也不太相信地问道:“难道国家还缺钱?”
“呵呵,”姜泰民哈哈一笑:
“国家,国家,国也是一个家么,只不过这个家院子更大,人太多,都要吃饱饭,都要搞建设,哪里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国这个家更不好当啊。只不过,你只看到了一个方面,还有更多更深层次也更麻烦的问题。”
于是,姜泰民纯粹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和他深入浅出的谈起了他对中央一系列政策的理解和治省理政的一些感受,事涉机密的除外。
阳松听后,如醍醐灌顶,大获收益,以前许多不解之处豁然开朗。后来,他又大胆问了一个憋在他心中已久的问题:
“姜伯,您怎么看民主与法治呢?您又怎么看现在经济生活中的这么些乱象呢?难道中央会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吗?”
自当上省委常委、协管政府全面工作以后,姜泰民压力骤增,戒了好些年的烟又开始复吸了。
见阳松有此一问,姜泰民点起一支烟,似在思索,又似在斟酌怎么用词。半晌,嘴里猛吸一口,将还剩半截的香烟摁进烟灰缸里,用力地一碾,正色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法治始于人治,人治促进法治;最终走上法治的轨道,也许还需要几代人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说到目前经济秩序的治理整顿,可能短期内还是要依靠政策而不是法律,至于时间么,就像你爷爷说的,总是有规律可循的,三五年一个起伏,像海浪一样,一个波段一个波段向前推进,螺旋式上升,可能还要延续一段时间。”说罢,盯着阳松,脸上异常严肃:
“松儿,有些事有些话,只要你心里有数就行,切不可在外面和人瞎议论。你只要记住,学好文武艺,方能闯天下!”
阳松心里一震,忙道:“伯伯,祸从口出。我晓得的。出了这屋子,我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学生。”
姜泰民
52、意外事件 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