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75 手艺人的底线[1/2页]

戏精成长日记 今月无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开始,吴庸并没有注意到,然而心底总有种微妙的感觉,似乎有哪里不对劲。
      在肖天琛一点点将复原狻猊墨的故事呈现出来的时候,他终于抓到了那一瞬灵光的尾巴。
      肖天琛的故事里,他与肖培柱完整配方的用时,前后加起来也不过耗费了半年多些。
      而制墨厂宣布复原出古墨的时间,却是与肖振邦离世时隔一年之久。
      这中间的小半年,干什么去了?
      处理肖振邦的后事?
      怕是要不了这么长时间。
      “天爷,听你说的,完整狻猊墨的制作方式,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那怎么在12年初才宣布复原成功呢?”
      吴庸的问题没有让肖天琛露出一丝难色,反倒有几分唏嘘:“振邦是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方子没做到致臻完美,他就不想拿出来让大家空高兴一场,所以他走了三四个月,柱子清理他的遗物时,才找到了配方和一块做得不甚完美的狻猊墨。”
      “就是这次拿去参加展会的那个,首块复原墨?”
      “对,就是那块。”
      恰好抵在肖广荣去世的时间!
      这条线索令吴庸不由得心头一紧。
      “为什么说那块墨不完美?”吴庸追问。
      “制墨这件事,是很耗精力和体力的。像我现在,基本不会亲自动手了,因为体力跟不上,只会降低墨的质量。”
      “况且那会儿厂里境况不好,振邦家也不宽松,买到的材料品质有限,做出来的墨只能说勉强还原了狻猊墨的特性。要说质量,其实是没有现在厂里制出来的墨好的。”
      “就因为这个,柱子原本不想把那块墨拿出来见人,怕振邦在下面知道了怪他现眼,想等我们做出品质上好的新墨,再拿出来公布消息。”
      “可我当时觉得这是对一个制墨人的尊重,既然这是振邦做出来的首块复原狻猊,那就应该让他享有这个荣誉。”
      “事实证明,柱子是对的那年我们把狻猊墨拿出来,却因为品质问题,被业内传为笑谈,说我们哗众取宠。”
      肖天琛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顿下来,周身的空气似乎都降低了几度。
      见吴庸仍然一副请君述来,愿以聆听的样子,似是得到了鼓励,才一字一顿地说。
      “但是,我不后悔。”
      “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坚持用振邦的那块墨完成狻猊墨的第一次亮相。”
      “就算会让厂子晚上几年才有新气象,我还是会这么做。”
      他说话的语气并不激烈,却带着一股让吴庸升起敬慕之情的力量。
      吴庸此时确信,即便狻猊墨真是肖瑶的爷爷所制,它最终落到制墨厂,其中干系也牵扯不到天爷。
      这个制墨厂中,没人管厂长叫“爷”,没人管副厂长叫“爷”,只有肖天琛能享此殊荣,甚至连和他同辈的肖德顺,都叫他一声“天爷”,除了他在厂里不可动摇的技术指导位置,想必,和他的为人也有紧密的关联。
      “天爷仁义!”吴庸赞了一句,天爷

175 手艺人的底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