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皇帝暗弱,权臣徐温掌控朝政。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在升州做节度使,徐知诰励精图治,把升州治理的井井有条,繁荣昌盛。徐温起了私心,想占据升州。而把徐知诰调任到润州。徐知诰流血流汗造就了升州的今天,养父的一句话,便把他打发到润州。可是怎么办困顿之际,徐知诰和谋士宋齐丘密谋。宋齐丘怕有人偷听,他用烧火棍上的碳灰,在地上画了润州和扬州的地图,并在扬州一侧写上“徐知训”三个字。徐知诰思忖片刻,马上欣喜而应,立马去润州上任了。为什么徐知诰会欣喜赴任呢?因为扬州是吴国的都城,军政大权被徐知训把持,而徐知训是徐温的亲儿子。这个徐知训狂妄无比,但是又没有什么能力,所以扬州有事是早晚的事情。而润州和扬州只是一江之隔。果不其然,徐知诰赴任润州不久,徐知训激反大将朱瑾,被大将朱瑾所杀,扬州因无主而大乱。徐知诰迅速从润州赶到扬州杀掉大将朱瑾,收拾残局,牢牢控制住了扬州。而扬州又是吴国首都,挟天子而令诸侯。大势已定,徐温无奈,只能承认现实。退一步讲,这是养子掌权,总好过外人掌权吧。这是古代,还有一段近代的历史,我们伟大领袖带领的人民军队,曾经一度陷入悲观。有很多高级将领都说,红旗到底能打几天。伟大领袖给自己的心腹爱将写了一封信,总结起来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家一下子便看到了希望。这就是身陷艰险,心中愉悦。这才有希望!
      身处麻烦当中,自己有很清楚的战略规划,还有战术应对的能力,当然心中是愉悦的。幸福在于征服!去征服,那才有意思。有麻烦,就去试试自己的能力,那才能激起自己的斗志。如果我陷入麻烦当中,有一个人告我说,让我乐观。我可能会骂娘,站着说话不腰疼,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发生在你身上的话,你给我“乐观”一个试试。但是不得不说,人家的建议是对的,人陷入困境之中要乐观。但是不能直接说“乐观”,要给对方指条明路,对方当然会乐观。
      乐观,有一种情况是天生乐天派。毫无理由的理直气壮,毫无理由的狂妄。还有一种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毫无理由的乐观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我们不理解一个人,看着他毫无理由的乐观;毫无理由的理直气壮。这些加在一起,感觉这个人很狂妄。当我们了解了这个人以后,才觉得他是应该有这个表现的。刘邦的乐观和理直气壮,源自于超强的悟性,还有生活的阅历,当然也有性格的因素。
      艰险困身,化解掉以后,将可能是巨大的利益。艰险对我们的磨砺,才使我们越来越顺。人生的顺利,就是不断的化解艰险和麻烦,然后不断地得到红利。这就是人生顺利。面对艰险困身,我们往往是想走捷径,走捷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往往把邪路当成了捷径,干出一些不合法、不合情、不合理的事情,最后灾祸套牢了自己。所以我们还是要行事恰当,心中无邪的。一个人在艰险困身的时候,还能饱含战斗的激情,自己给自己能够指出一条明路,胸有成竹,保持乐观。那这个人将来会生成为一个大人物。就算他艰险困身,也不会有什么麻烦,没有麻烦就是能够不断地化解掉麻烦。但是有一点就是,人们往往不会相信这个将来的大人物的一切言行。因为他自己身处险境,困顿落魄。如果用现在人的想法表达一下,就是这个人像一个搞传销的,自己麻烦一堆,还这样毫无理由的激情澎湃。
      人困于艰险,就好像湖泊里的水漏掉了一样,很多生灵都会被困在其中。这些生灵将面临生死,为自己有一个理想的生存状态而拼命。人也应该像这些被困的生灵一样,为自己的理想生存状态而奋力勃发。
      困顿之初,就如迷入深林,找不到出路,但是仍然拼命找。实在是累了,也只能坐在树桩上休息一下。可是坐在树桩上实在是不舒服,那怎么办?没有办法!找不见出路就是这样。最后只能在森林深处过着野人般的生活。这个阶段的关键就是出路,知道出路,就成功了一半。不知出路,就只能停留在这里。如果知道出路,势必奋力勃发,走出困境。在路途中,是会受到利益的诱惑的,野心膨胀。影响了自己的终极目标。希望就在眼前,决不能被一些蝇头小利,断送了前程。就像狼群一样,目的性很强,不会被中途的蝇头小利打乱整个计划。从善、从诚,要像祭祀神明一样的心理状态,勇往无前。这时最怕有邪念,行事不恰当。如果行事恰当,心中无邪,看着出口,勇往无前。接下来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摆脱困顿道路的深入,麻烦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逃避现实的想法。前面道路坎坷,就像走在乱石当中。后面是断然不能退的路,就像满路蒺藜,无从下脚。回家,你会发现。都不会理你的。因为困顿解决不了,不能给予家人保护和应有的利益。遇上麻烦就逃避现实,结局可能就是众叛亲离,将没有家。战国苏秦,生活困顿。第一次出山,毫无成果,灰溜溜地回来了。家里没有人搭理他,在家里人看来,苏秦不事生产,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整天想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就是不务正业。其实这个事情不能叫不务正业,因为这个事情不是邪恶的,这个事情是“正”的。只是在家人的眼里生产劳动才是正业。当苏秦第二次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六个诸侯国的相国,回到家乡,不是亲人也变成了亲人。所以逃避困顿,自己将没有家,最终会众叛亲离的。如果自己走出困顿的决心不动摇,为了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不动摇。那么接下来将面临着自己单枪匹马的问题。这个时候,有走下去的坚定信念,那就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互相扶持,共同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可能你走的快一些,但是要等等他,给予真诚地帮助,你们走出困顿更为强劲。将来面对的问题是多的,但是会有好的结局的。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刻,这个阶段的人是疲惫的,道路又最为艰险。不要心急,心急也没有用,白白浪费力气。慢慢地来,还是要坚定信念,

第35章 有奶没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