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是万物之灵,天地精华是能被人吸取的,会吸取天地之精华的人,是懂得享受一切的,他也会因为天地精华的力量而有神奇的能力。在懂得享受天地精华之前,我们先学会享受自己的福气,享福不当,会引来灾祸。总的原则是“正”,心无邪念,品味人生,就像品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感受香气蔓延到自己全身,渗入肌肤。我们看有的人,气色非常好,眼神里透着真诚、和善、睿智,活力十足而又非常稳重。感觉人家活的有滋有味,我们可不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我觉得每个人都能达到。很简单,就是享受一切。不要苛求自己。喝五块钱一量的茉莉花茶,你能喝出五百块钱一量的感觉。坐一个破马扎,你能坐出龙椅的感觉。观察这样的人,最后明白,最基本的是享受食物。口中无物,这是一般状态,需要的时候,口中必须有食物,在口中时享受食物的美味,而且这个食物不能老在口中,吃在肚子里要舒服。就算吐食物的副产品,都是一种享受。其次就是说话,需要咽下去的话,一定要咽下去,消化成营养,享受其中的养分。需要吐出的话,一定要吐出来,享受吐出的话给你带来的福气。如果话吐又吐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气就堵在那里了。易生气,也易生病。当我们看见好山好水的时候,就要去品味,去欣赏。旅游能不能给自己享受?有人一上车就瞌睡,一下车就用手机拍照。旅游几天,累的要命。请问有享受的美感吗?旅游就是去吸取天地精华的时候,是品味大自然美的时候。做很多与享受无关的事情,感受不到一丁点美,白瞎了旅游。感受那种美,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吸收万物精华的过程。要把万物的精神吸到自己的肉体里和精神里。看见美女,或是看见帅哥,我们都要品味他们的美,欣赏他们的美,把他们的精神吸取到自己的体内。这一切的过程,都不要费精神,而是养精神。如果费精神去品味那种美,那你得不偿失。我们坐公交车要坐出宝马的感觉。因为我们买不起宝马,只能量力而行,来享受一切的一切,因为我们是万物之灵,都有能力去吸取万物的精华。
      品味,就是用嘴感受食物的美,品味一切,不管是坏的还是好的,都有我们需要的美,和吃饭是一样的。这一切的前提是,心无邪念。内心在动,是欣赏,是品味,是享受,外在要有所不为。这便是吸取万物精华的方法。
      天上的雷声很大的话,就感觉雷是从地底下打上来的。以前我说过我对雷的这种感受,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在初春,万物还没有苏醒的时候,一声雷从地底下打上来,山上聚集的生灵就会被惊醒,恢复生机。这个雷声很大,让万物受到了惊吓,但是这声雷,也让万物活了过来,也让万物精神了起来。这声雷强劲了万物的生命力。我们在品味我们自己的话的时候,要好好品味。吐出去的话,和咽下去的话,都是一声从地底下打上来的惊雷。一句话可成,一句话也可败。一切的一切的基础是吃饭,好好地吃饭。吃饭要该吐的吐,要吐的美,吐的享受。该在嘴中感受就要在嘴中留恋往返。该咽的要咽,要咽的美,要咽的享受。大山是能够藏住很多生灵的,大山是有灵气的。当大山震动的时候,山里的生灵都会惊慌,那些睡着的、精神萎靡的,都会活灵活现起来。所以任何团体在有些人不振的时候,要集体振奋一下,这个团队才有灵气。
      通过自己的奋斗,享受自己的成果。如果自己不想奋斗,看见别人享受,就像把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而自己不去奋斗,那是凶险的。这样的人没有什么福气的。从一开始就要行的正,去奋斗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再说天伦之乐,子女要孝敬父母,父母也要养育自己女。但是子女还是一个婴儿,用婴儿来养育婴儿的父母,那是这个家庭的灾难。父母年老,子女青壮,如果年老的父母还得去养育自己青壮的子女,那也是这个家庭的灾难。这些例子太多了,不忍心举例。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享受的不恰当,也是后患无穷的。比如享受熬夜狂欢,享受抽烟,喜享受酗酒,享受纵情声色,全部与享受之道反了,结果后患无穷。锻炼身体好吧?但是违背自然去锻炼身体就等于慢性毒发。大半夜锻炼身体,或是中午刚吃完饭锻炼身体,或是老年人在特别寒冷的时候晨练,都是不符合自然的。就算心中有正气,照样不是享受之道。
      上者养下,如同虎养幼崽,互相享受,各取所需。幼崽虽然脆弱,但是背后有万兽之王,威风凛凛,方圆百里邪祟不敢涉足一步。
      环境位置所限,不能完全按照颐养之道来养,心存正气,走正道,虽不能顶住艰险,但是平时能自保。
      天下人都靠这个王朝供养,虽然这个王朝负担很大,艰险重重。但

第45章 天赐神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