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 八大王[1/2页]

问山 豆豆她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第二次攻陷四川,占据成都,建立“大西王朝”,改元称帝。
      此时的张献忠并没有在称帝后享受到任何快感,相反,他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当中。满清铁蹄踏入神州,打得腐朽的明王朝没有招架之力的各路诸侯,面对清军的虎狼之师,都显得不堪一击,土崩瓦解了。
      张献忠的老搭档兼竞争对手李自成,也于永昌二年(公元1645年。永昌是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所用的年号。)在湖北九宫山神秘失踪,生死不明。此时的大西王朝,看似依仗着蜀道天险稳坐川中,其实外面的清军要攻打进来只是早晚的事而已。
      张献忠郁闷的日子里,经常带着随从出游,在成都城外走一走,散散心。有一次,在成都南城外出猎时,张献忠忽听到一阵清脆婉转的歌声远远传来,那歌声唱道:
      重围欲解似登天,日夜刀戈马不前。
      汉鼓三通忽百万,楚歌四起缺八千。
      拔山气力今仍在,尝胆胸怀已惘然。
      遗戟江东众父老,无颜再见故乡田。
      张献忠听了这歌,心中更觉愤懑。于是驰马上前,找到了那唱歌之人。唱歌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书生,白衣飘飘,长得很是英俊潇洒。
      张献忠勒马问那书生:“这位小兄弟,刚才所唱是何歌呀?”
      书生答道:“是古人所题《项羽绝命诗》。莫非这位先生也有雅兴,要与我共偕音律?”
      张献忠道:“吾辈不才,于音律所知甚少。小兄弟似乎强闻博知,可否为我解一解诗中之意?”
      那书生顿时得意非凡,殊不知已经大祸临头,兀自滔滔不绝的侃侃而谈:“诗中说道,当年霸王项羽败于垓下,皇图霸业已然无望。这项羽空有拔山力气,奈何众叛亲离,无力回天,勒马乌江,喟然长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一代枭雄,其困顿愚痴莫过于斯!想如今这大西皇帝,偏安天府,势如瓮中之鳖,岂与霸王无异乎?可笑可笑!”
      说罢,书生还真就仰天大笑。
      张献忠听完,勃然大怒,挥鞭斥道:“你可知我是谁?”
      书生见他动怒,忙惊问:“未请教阁下尊号?”
      张献忠冷笑道:“我就是闯王帐下西营八大王、大西皇帝张献忠!”
      那书生闻言,面如死灰,跪地颤声道:“小子无知,口出狂言,请皇上恕我死罪!”
      张献忠道:“我自崇祯三年起事,追随闯王(指高迎祥)东征西讨,已逾十数载。本为一腔热血,解救万千黎庶于水火。谁想如今虎落平阳,竟沦为万民口中哂笑之人,尔等刁民,死不足惜!”
      挥刀一斩,那书生立时人头落地。张献忠也没了出猎的兴致,号令随从,打道回府。
      人马经过一家农舍时,张献忠被农舍篱圈外的一幕吸引住了:
      原来有几只公鸡正在围斗一条尺来长的大青蜈蚣。那条蜈蚣昂头喷吐毒雾以御强敌,虽身处劣势,然余威犹在,丝毫不屈。
      张献忠心道:“你本名列五毒,凶悍异常,奈何落入屑小之手,为这群蠢物所欺!”顿时起了同病相怜之感,挥鞭逐

第十七章 八大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