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高句丽各自带了一万人马悻然撤去,仍有宇文氏的三万兵马围守于棘城脚下。
宇文氏征伐大将军悉独官在帅仗内摔杯掼盏愤恨之极,奈何一顿好酒好肉,就把这众志成城、豪气冲云的三方结盟轻易瓦解了。
另一边的棘城内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三国来犯,只剩其一;忧的是宇文犹在,主力不减……看来,与悉独官这场硬仗是在所难免了。
棘城驻兵万余,只能勉强防守,城门仍旧紧闭,不敢妄自轻易出城迎战。
慕容府内,仍是一副口沫横飞的景象,大家现在已经无心去探究这稍微翻转的形势是从何而来,似乎这都是与所有人的日夜商议,点灯熬油,废寝忘食功不可没。
现在群臣又在激烈地探讨如何去打这场硬仗。与前番不同,此次大家一致认为把驻守在徒河的万余兵马调回,增援棘城视为上策。
徒河(今辽宁锦州)在棘城南面越一百余里,由慕容?@的儿子慕容翰带兵驻守,屯兵一万,却是精锐虎狼之师。
架不住群臣激愤的劝进,慕容?@语重心长地给远在百里之外的慕容翰去了一封信,召唤儿子带兵前来助棘城解困。
看着放飞的信鸽,带去了慕容?@的书信,似乎也带去了棘城的希望,大家都面带微笑,视线随信鸽而动,最后随着信鸽变成黑点消失在天际。
然后……然后寄托了所有人的希望也就这样消失了。
慕容翰回信了一封信:“群臣昏聩,父王切莫在众臣怂恿下,心智蒙蔽。儿若带兵回棘,彼众我寡,易以击破,难以力胜。棘城之兵自可自保,以全国之兵齐聚一处,难避全歼之险;只有儿带兵在外诱敌,寻机而动,才有破敌之机。”
有消息灵通者,得知回信内容后,慨叹慕容翰为无父无君之子,竟在书信中直言若失了慕容?@的棘城,还有慕容翰的徒河……慕容翰拒不带兵回棘城的消息不胫而走。
又是一次情绪激昂,群臣愤起皆弹劾慕容翰无君无父的行径。
听着群臣在那儿聒噪,慕容?@一言不发,面无表情,着眼于虚空,也不知此时他是心境澄明,还是乱得不可言说。
突然慕容?@一拍桌子,厉声道,“翰拒不回棘,自有他的一番道理,切莫再言,挑拨我父子关系。”慕容?@说得斩钉截铁,不容质疑,随后拂袖离去。
王敦和钱凤兵躲在后厅,像看戏一般,看得热闹。
“这慕容大王还真是强装镇定,子不孝,其父无奈唉……”钱凤兵叹息一声说道。
“这不是强装镇定,他是真心认同慕容翰的想法。”王敦亦是面无表情,严肃地说完这句话后,随后也转身走了。
只留钱凤兵瞪大双眼,先看着王敦离去的背影,后又转头回来看着一个个唉声叹气的群臣,一脸莫名……
&n
第七十章 以少敌多慕容解危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