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三章 还建康 迎“三玺”[1/2页]

晋起龙骧 啊梵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建康,一副岁月悠然,现世安好的模样。
      国库在王导细密盘算下日益充盈;北面由祖逖建立的屏障,如同一道由人的精神铸起来的天堑屏障,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建康城温柔地嵌在长江一畔,沉浸在春来拟花好,夏来借蝉歇,秋来赏仲月,冬来抚细雪的温柔时光里……这往往给人造成一种江山永继,恒顺万年的错觉。
      钱凤兵先行回到建康,给王导带去了王敦的私信,将平州和东北一隅发生的一切先行告知王导。王导在大吃一惊之余,私下暗自掂量,这事儿不能在朝堂上直言,得先私下知会司马睿……否则,就算是天大的好事,在朝会上一禀报,总会有人出来弹劾王敦擅专弄权,甚至是蓄意谋害朝廷重臣(崔毖)的重罪。
      司马睿听闻王导密报龙颜大悦,无人扰你清幽,无事让你操心,在不知不觉间,东北一隅不仅平州过往的乱象得解,还趁机喜获慕容、宇文、段氏三个外夷地界……真是天佑大晋。
      在朝堂上此事一宣,众臣哗然,然王导与司马睿对此事的前因后果并不加以详表,待到“有心”之臣来细查来去脉,正欲上朝弹劾王敦之际,裴嶷就带着慕容、宇文、段氏三国玉玺前来觐见了。
      城外,裴嶷为首骑高马,扬旗幡,百余辆车马拉着各种贡品,胡人各个魁梧高大身着异服,引来全城百姓围观……
      自定都建康,建国以来,这样的盛况也是从未曾有过的。就连城墙上,后宫的嫔妃们都来观看盛况……紫归也在其中。她听钱凤兵说王敦也会随着这批胡人进贡的队伍一道归来。
      然而城墙下密密匝匝全身胡服满脸络腮胡的异族男子,着眼细细看去,哪里有王敦的身影。
      城墙下,王敦自然也在进贡的队伍当中。只不过他没有骑马,也没有乘车,同其他人一样,也身着胡服站在队伍当中。
      他看到四周人山人人海,看到城墙上人头攒动……自然也看到紫归那纤细的身影,和那一双寻觅的目光。
      王敦把胡帽往下拉了拉,把头压得更低了。多年未见,尽管心中诸多牵挂,但一朝见面,一时之间,竟不知怎么面对,不知怎么,下意识里却自然地选择躲闪……
      没有甜蜜,更多的是怅然。
      进贡的队伍在王导的引领下,进入神龙殿觐见。
      喜从天降,司马睿龙颜大悦。然而在此时,竟有朝臣站出来,指出裴嶷是叛国逆臣,指出王敦擅弄专权。
      这样不合时宜的举动惹得司马睿极不痛快。
      别说王敦,就算有人站出来说裴嶷的半句不是,提起他曾经任职昌黎郡太守期间,叛投慕容?@一事,都被司马睿厉声何止回去……在这大喜的日子里,这不仅是扫兴,更是驳皇帝的颜面。
      三颗明晃晃的玉玺盛至司马睿面前。司马睿大喜过望,不但对裴嶷既往不咎,还加封慕容?@为平州刺史,安北大将军,统辖东北一隅;于朝内明令禁止任何人不得再对此次平州“巨变”妄加议论,否则就定以离间君臣,为害安邦定国大计的重罪。
      “琅琊王氏”亦获嘉奖,司马睿亲书“华夏首瞻”四个大字,命宫人赐至府邸,何等荣耀
      。虽功在王敦其个人,但个人功绩不论,而是奖励整个家族,足见司马睿的深沉用心。
      王氏府邸敲锣打鼓喜迎皇帝卿赐的墨宝,挂于中屋正堂,足以光耀门楣百年。族人亦知此次荣耀全系王敦一人,因此全族上下盛宴迎王敦回家,似乎谁都忘了曾经那个从穷乡

第七十三章 还建康 迎“三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