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捌章 一小步[1/2页]

电子生涯 范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范含抬起右脚踩在机箱上面,“却是电子行业发展历程的一大步!”
      “嗨、嗨、别大言不惭了。”蓝蓝一边记录一边说,“这种废话也值得我记录?”
      “今天,1967年1月1日,星期日,丙午年庚子月乙丑日,”范含继续说,“是一个值得后世历史学家大写特写的日子。”
      “赶紧,赶紧,”蓝蓝说,同时继续记录,“早点说正事。”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计算机,啊不,第一位使用计算机的个人,啊也不,第一台由个人使用的计算机……”范含说,“……就要启动了!”
      音乐响起,范含兴高采烈的鼓掌,蓝蓝没精打采的鼓掌,各种彩带漫天飞舞,一时间机房内热闹非凡。
      “真搞不懂你这么小题大做干什么,”蓝蓝说,“还非得请个公证员过来。”
      “差不多也没我事了吧,”公证员说,“过来签个字我就闪人了。”
      “啊……多谢多谢!”范含笑容可掬,“真是麻烦您了!”
      送走公证员,还剩下一个摄影师。
      “来来来,”范含扯着蓝蓝站在机器旁边,“咱们合影留念。”
      “预备……”摄影师喊,“……一……二……三!”
      范含在听到“二”的时候,伸左手搂住蓝蓝,把嘴撅过去在蓝蓝右脸上一吻。
      说是吻,这遣词造句太温和了点。实际上,范含如此用力以至于将蓝蓝腮帮子上的肉嘬起一块。
      于是,这一张载入史册流传千古的照片,包括范含猥琐的动作、蓝蓝扭曲的面孔以及一台d8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
      送走摄影师,机房里就剩下男一号和女一号两个人。
      机器嗡嗡作响。
      
      在这个年代,无论谁想买一台计算机,只会想到三个公司:cdc、ib和dec。他们占据的主要市场分别是巨型机、大型机和小型机。(注1)
      以范含的经济实力,cdc和ib是别想了,也就能在dec的d系列里面找找。实际上这也是现在美国绝大多数公司、学校、医院等机构——或者用国内通常的说法“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情况。看准这一部分市场,正是dec成功的原因。
      dec的d系列中,最便宜的应该是d11,1970年制造,只卖一万美元多一点,它也是销量最大的一种,总共卖出去超过六十万台。真可惜,现在赶不上。d11是dec第一种,也是唯一的一种16位的计算机。第一台运行“真正的”unix的计算机就是一台d11。到底是d11的流行带动了unix的流行还是unix的流行带动了d11的流行,谁也说不清。
      第二便宜的,也是销量第二的,就是这种d8了,售价一万八千五百美元,一共售出五万台以上。范含一眼就看上了这种当时极为火爆的世界上第一台小型机,准备买来当c用。虽然功能有点太弱了,不过考虑到如今的历史局限性,还是委屈委屈,将就些吧。
      上门安装调试的工作人员也是非常奇怪,从来也没有人买一台计算机放在家里。本来装好之后应该对相应的操作员进行培训的,没想到范含边上看他们操作,看着看着就会了。系统操作本来就没什么,一些命令,有的命令有一些选项什么的,比起范含用过的系统而言,相当简单,很快就成了熟练工种。
      配套的技术资料倒是不少,除了用户指南、使用手册、各种说明书之外,就是几本教材,关于d8上的basic、fortraniiiv,focal,以及汇编语言的教材。
      别的都好说,除了汇编,看的范含心直往下沉。
      这倒不是说d8的汇编语言有多难,恰恰相反,就是由于它不难。
      早期机器的构造都比较随意,或者说另类。
      d8是12位的机器,就是说,每个字(word)有12个bit。
      太有个性了。
      内存有“4k”,也就是4096个12位的字,最大可以寻址“32k”。
      太小了。
      这些都不是问题,范含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了。
      只不过,cu只有三个寄存器,确切地说,两个寄存器零一位。
      一个是“c”,therograunter,程序计数器,12位。
      一个是“ac”,theauutor,累加器,也是12位。
      还有一个“l”,lk,只有一位,通常用来当作ac的前缀,共同表示一个13位的值。
      cu构造不复杂,其汇编语言也复杂不到哪里去。
      每个指令字也是12位,7位地址,两个1位的标志,3位的操作符。
      3位的操作符,最多也只能有8条指令。(注2)
      太少了。
      d8,简约而不简单……
      这也太简约了吧!
      
      电话里什么声音都没有,连忙音都没有。
      “喂?是你么?艾萨克?”范含问,“帮忙接通一下,长途话费很贵的。”
      电话通了,一个悦耳的女声传来:“您好,dec。”
      “谢谢你啊,艾萨克,”范含说,“有空请你吃饭。”
      “喂?”女接线员很奇怪。
      “别谢我,你还是去谢摩西吧。”巴杜瓦说,“是他接通的。”
      “喂?”女接线员更奇怪。
      “别谢我,”佛赫热说,“这种场合我就是一跟班。”
      “喂?”女接线员继续奇怪。
      “不扯上你怎么录音?”巴杜瓦说,“让国会知道了又是一场麻烦。”
      “喂?”
      “闭嘴,艾萨克!”
      “啊……您好您好,”范含等两个人说完,赶紧去搭理接线员,“我是范含,洛杉矶的范含。”
      “啊……我知道,”女接线员说,“就是拍的那个范含吧。”
      “呃……是啊……怎么每个人都记着这种事呢……咳!”范含很郁闷,“我还干过别的呢!”
      “这件事最有名啊,”女接线员笑了,“我们都知道你干过许多别的事。”
      “好吧,”范含说,“我就想随便找个人问一下,上星期寄给你们的东西收到了么?”
      “应该是已经寄到了吧……”女接线员说,“经理说过,一旦接到你的电话就直接转过去。请稍候……”
      “ok。”范含等着。
      没过多久,一个男声出现了。
      
      除了字长以外,二十一世纪的微波炉里面的芯片都比d8的cu要复杂。
      范含就算明知道这是事实,仍然挡不住这种巨大的心里落差,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极为消沉,最初启动机器的兴奋已经烟消云散。
      对于搞嵌入式开发的朋友们来说,这种情况司空见惯。但是嵌入式开发面对的都是一些例行公事,不需要实现多复杂的功能。范含买的d8是一台真正的通用计算机,正充满了雄心壮志打算大干一番事业。这下恐怕又要回到斤斤计较的场合斤斤计较的写代码了。
      要是二十一世纪,一万八千美元可以攒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呢?(留给读者的课外练习:第一题,当时的一万八千美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美元?第二题,这些美元可以采购什么样的软硬件组成什么样的系统?——没有标准答案,请大家敞开了胡思乱想……呵呵呵……嘿嘿嘿……)
      现在本来就是斤斤计较的年代。地球照样转,生活照样得继续。
      再读一遍说明书,发现事情并不算太坏。
      八条基本指令里面有一条“iot”,输入输出的操作,对于不同的设备,又有一些不同的子操作。这些都是用来转移数据,和用户交互的,对于软件功能的作用不大。还有一条“or”——操作符为“111”——用来执行一些扩展操作,或者说是“微代码操作”(icrodedoerations)。根据一个标志位的不同,分为两个指令组,共十九条。
      这下子能干的事多了一些,范含心情稍微好了点。
      仔细再看看,其他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再也挖不出什么令人兴奋的功能了。
      算了,不管汇编了,谁也不是上来就先学汇编。
      别的……basic,这时候还非常简单;focal,另一种解释语言,比basic强一点,是主要开发语言。还有就是fortran了。范含是数学系的人,一年级的时候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就是fortran77,不像其他专业的学生先学的c。虽然这里的fortranii和fortraniv稍微老了点,不过还是能用。
      差不多看完,范含心里有了底,还能玩得转。
      
      “喂?”范含打招呼。
      “喂!我是d8的产品经理。”电话那边说。(注3)
      “您好!您好!”
      “您就是范先生吧。”
      “是我,是我。”范含回答。
      “没想到啊,范先生还是个出色的数学家。”
      “哪里,哪里。”范含回答。
      “本来我们早就知道范先生是出色的作家,实在是太出色了,诺贝尔奖指日可待呀。”
      “过奖,过奖。”范含回答。
      “现在看来,范先生的数学天赋也是非常了得,真是能者无所不能啊。”
      “呵呵,嘿嘿。”范含回答。
      “说实在的,当我知道您买了一台d8的时候,确实是非常吃惊。”
      “嘿嘿,呵呵。”范含回答。
      “当时我就纳闷,为什么您会想起买一台计算机呢?”
      “因为我正在构思几篇科幻小说,里面涉及到计算机的内容。”范含回答,“以前没写过这类题材,害怕写出硬伤,丢人现眼。”
      “范先生的创作态度还真是认真啊。”
      “是啊,是啊。”范含回答,“虽然说我的名声不怎么样,但是小小的名声也是名声嘛。随随便便就败坏了实在是不大好嘛。”
      “范先生的职业道德还真是令人钦佩啊!”
      “贵公司的悲天悯人的胸怀才是令人钦佩啊!”范含反过来拍马屁,“贵公司真是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啊!能让让全天下穷苦人圆了计算机的梦,这份功德实在是造多少层浮屠都比不了的啊!”
      “咦?这个?”对方显然是没听懂这个典故,不过无所谓,只要知道是好话就行了,“真是惭愧啊,惶恐啊,我们做得还不够好啊,今后还需要继续努力啊!”
      “哈哈,哈哈。”范含口风一转,“如此说来,我寄过去的那份东西肯定是收到了吧?”
      “收到了,收到了。前几天就收到了。”
      “那就好,”范含说,“我去邮局的时候,还被人骂了一顿呢。”
      “为什么?”
      “因为我拿着几页纸也让人家打包裹,”范含说,“还挂号,还加急,邮局差点就不同意呢。”
      “范先生还真是小心谨慎啊。”对方说,“对打印出来的程序代码还这样重视。”
      “当然了,代码嘛,有一行不对不就不能运行了嘛!”范含说,“说到底这也是我的心血结晶嘛!我这一阵子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真是相当辛苦啊!”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你们对我的程序感觉怎么样啊?”范含问。
      “太棒了,不光d8的工作人员,就连其他生产线上也知道了。全公司有几百号人都在使用您的程序啊,上班也用,下班也用,甚至惊动了公司高层呢!”
      “几百号人嘛……呵呵,”范含说,“那可是几百份许可证哟!”
      “呃……这个嘛……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的……您什么时候来波士顿一趟?咱们好好谈谈?”
      “好啊,我这就过去。”范含一口答应,“艾萨克?你在么?”
      没人说话。
      “喂?艾萨克?在么?要在的话就说句话。”
      “干哈?”巴杜瓦说。
      “帮我订机票。”范含说,“你也听见了,我要去波士顿。”
      “你去找摩西吧,”巴杜瓦说,“我不管。”
      “找我干吗?”佛赫热说,“这种场合我就是一跟班。”
      “不扯上你怎么办事?”巴杜瓦说,“我们是不对内的。”
      “好吧好吧,”佛赫热说,“下不为例。”
      “谢谢你啊,摩西,”范含说,“有空请你吃饭。”
      “那就是一人一顿了。”巴杜瓦说。
      “合起来请一顿也成。”范含说,“我当然没意见。”
      “少说废话吧,”佛赫热说,“哪天?”
      “最近就行,具体时间随你便。”范含说,“只要在一架飞机上就成,订四张票。”
      “为什么是四张?”佛赫热问。
      “我一张,蓝小姐一张。”范含解释,“你们俩两张。”
      “我们的也管?”巴杜瓦问。
      “反正你们也得跟着去,”范含说,“一次都订了就得了,省得麻烦。”
      “行,”佛赫热说,“订好了就和你联系。”
      “ok。”范含说。
  &

第捌章 一小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