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内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其目的在于满足意愿;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它是感官将其他来源的材料经过一番加工而形成的产品;——弗洛伊德
一个梦能给你启示,让你在生活学习中无往而不利,这是每个人都梦想的特异功能,马路好像就拥有这项奇异的能力。
为什么说好像,因为这能力并不是随时显灵,它总在马路人生的转折关头才翩然出现,没有征兆,没有准备,在普通的睡梦中突然显示,就仿佛是梦中的马路又做了一个梦,一梦套一梦,最后出来的总是几个汉字,类似一个提醒,一个方向。
马路自己从心理上从不认可这是一项特异功能,虽然小时候懵懂不知,但马路把它深深地藏在心底,长大后学习的东西多了,甚至找来了弗洛伊德通的心理学巨著《梦的解析》拜读,他给自己的解释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自己白天思考过多的缘故,大脑在自己高强度的思索中,不堪重负,为了避免当机,在睡梦中给出一个答案,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再乱想。至于答案的准确性,可能就不会负责了。
这种似是而非的解释给了马路信心,让他相信自己不是怪胎,不会被捉到实验室装上传感器让科学家研究。
虽然拥有这个冥冥中传来提示的能力,马路觉得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一帆风顺,你看该念的书你还得念,该做的作业你一定得做,参考书的习题集一个也不能少,否则考试的试卷就会给你好看。
高考前填志愿的时候,父母绞尽脑汁想为自己选一所好的大学,马路虽然对大学有无限地憧憬,但也知道各地大学遍开,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马路的成绩也没到随心所欲选择学校的地步。于是马路也开始和父母一样比较各地的差异、大学的差异、专业的差异,弄得精神紧张了好几天,就在那天晚上,在马路梦到高考考场上忘带准考证的时候,突然涌现出的两个大字“上-海”,在梦中惊醒的马路下定决心要去沪市完成他的大学学业。
有时候马路对这个冥冥之力也非常鄙视,从小到大,它总是在他选择的关头才出现,比如高中要读县一中还是精华中学,高中分班时要选文科还是理科,并且首先要思考好多天,在梦中才会给一个答案。
至于马路非常想知道的是否该对那位像仙女一样漂亮的短发女生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等问题,从来没有在梦中获得回答。马路有时候猜测自己是不是面临二选一的问题才有解答,于是马路把觉得同样漂亮的两位女生在脑海里想了好几天,可是仍然没有得到冥冥之力的帮助。
其他比如考试试卷上有哪些大题,路上遇到的漂亮女生的姓名等等,更是付之阙如,没有响应。
马路最终搞明白这个能力就是一个鸡肋
第二章 梦中之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