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回到家中见到陶父时,只赶到他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连邻居帮忙叫来的救护车都没有急救成。
      而姐姐陶燕早已不见踪影,陶安不死心,依然将陶父拉到了医院。
      急诊科的医生诊断陶父已经死亡,检测最后结果是突发心肌梗塞。
      据跟来帮忙的好心邻居大妈说:“半个小时前,我正在楼道生炉子,你姐姐回来了。她可真没礼貌,我和她打招呼都不理。
      后来,没一会儿工夫,就传出很大的说话声,紧接着门打开了,你姐姐连门都没都关就走了。我不放心,走进去一看,你父亲趴在地上动都不动。我连忙打电话叫了救护车,现在幸好你回来了,否则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栋大厦住的人几乎都是穷人,相互之间非常熟悉,尤其爱注意来往的陌生人,谁家出点什么事指指点点的,最喜欢八卦别人家的小道消息。
      这位邻居大妈非常喜欢沾人便宜,每次都喜欢朝陶妈借酱油借盐的,虽然东西不贵,但是相当惹人嫌,令人厌烦。
      有时连陶安都看不下去,过后趁着帮陶妈干活的时候唠叨个两句,发泄心中的不满。
      可是陶妈却每次微笑的递给邻居大妈想借的东西,没有拒绝过一次。
      然后陶妈转头对陶安说道:“其实你不知道,每次我下班回来,她都和我打招呼闲聊,说今天谁经过这里,谁家出了什么事,你家老陶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些人生活方式和我们以前接触的人不一样,但是唯独没有人与人相处的冷漠之心,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偿还。”
      尤其是这次,陶安衷心感谢邻居大妈,即使陶父最后还是没有被救活,但是若不是她,还没有咽气的陶父就要一直趴在冰凉的地上等死。
      跟着救护车来到医院太平间的陶安看着推车上盖着白布的陶父,感觉到不知所措,心底悲凉。
      她毕竟只有十四岁,即使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梦中的一切依然没有因为她的能力而发生改变。
      陶安想了想,还是给姐姐陶燕打个电话。
      即使姐姐很有可能是间接害死陶父的凶手,但是毕竟陶父是陶她的亲生女儿,父亲去世,按理说,她即使不披麻戴孝、守灵,至少也要来见陶父最后一面,替他办理殡葬手续,入土为安;
      没想到的是,手机响了一声、二声后,挂断;
      陶安不死心再打,手机干脆关机;
      这时,陶安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她连忙接听,以为姐姐回心转意的反打过来,却没想到是个陌生女人的电话。
      “喂,你是xx女士的女儿吗?我看到手机上显示‘乖女儿两个字。”
      “是的,她是我妈妈,是不是她出了什么事?”
      陶安心中一紧,xx女士正是陶妈的名字。
      “我是殡葬场的工作人员,半个小时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十几辆车连环相撞,其中一辆公交车被撞下立交桥,车上的乘客无一幸免,抢救无效,全部死亡。你现在快来见最后一面吧。”
      陶安手中的手机滑落在地,她脑中乱哄哄的一片空白,连最后几句话都没听清楚。
      只不停回荡着‘最后一面四个字。
      即使陶安再伤心,陶安还是拿着一张清单到医院的缴费处缴费。
      清单上写着:停尸费、脱穿衣费、租花圈、寿衣费等等共计就九千多元,没有具体项目明细金额。
      陶安当然知道这些是不合理收费,身上的钱也不多了,但是她现在已经无力和任何人去扯皮,陶妈还在等着她。
      陶妈的妆容非常浓,惨白一片,还是遮挡不住一道道人工缝补过的痕迹。
      听旁人说,陶妈临走前是经过碾压和砸伤,非常严重,化妆师等工作人员足足花费一个多小时才弄好。
      殡葬馆的工作人员还说,即使是夫妻活化后合葬的一系列手续和买墓格的钱加起来需要十几万时,陶安无力。
      她没有钱。
      家中根本没有余款,陶父更是欠下几千万的外债没还,光是每年的利息都够这个早已千疮百孔的家庭喝一壶。
      但是陶安总不能让陶父陶妈始终呆在冰冷冷的殡葬馆内吧?
      陶安无奈之下,打通了小溪的电话。
      “喂,小溪,你能不能借点钱给我?”
      陶安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问道。
      “多少?”
  &nbs

11.第 11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