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063章 商人无国(下)[1/2页]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杜氏一句话,长安所有的米铺都发生了‘粮荒——每天就卖一百石米,二百钱起卖,价高者得!
      就这样,长安的粮价成功在五天之内,突破了十数年来未曾达到过的三百钱一石,并以平均每天五十钱的涨幅继续飙升。
      光是在过去十五天里,关中的粮商仅仅是把秋收时购买的存粮卖出不到一成,就收回了购粮成本的大半!
      现在,唯一让粮商们感到恼火的是:储存粮食实在太费钱了···
      如果粮食不会坏,他们都想每天只卖一石米了!
      那样,粮价就很有机会回到开国时那般,四千钱一石的巅峰!
      出于对这个美好未来的渴望,关中粮商商议过后,在今晚一同来到安陵邑,拜访杜氏家主:杜苗。
      杜苗出生于秦时荥阳的一户商贾之家,靠着在秦末之际,向各方人马售卖粮草起家。
      光从杜苗能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跟写做义军、读作强盗的军队做粮食交易,甚至能赚到钱,就可以看出,杜苗根本不是一个普通的商贾。
      ——在乱世,粮食可比黄金珍贵的多!
      杜苗却能让丘八们乖乖掏钱,而不是杀人越货,就足以说明他的能耐了。
      如果手上没有一支足以让各路人马忌惮得武装力量,杜苗根本不可能活到刘邦登基,就更枉论靠着粮食生意,攒下第一桶金。
      这也是西汉初的常态:不只是杜苗,汉初但凡小有家?的商人,其第一桶金大都来路不正。
      不过,杜苗十分清楚,自己这样空有万贯家财,却无权无势的商贾,就像无根之萍,随时都有可能家破人亡——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所以,在财产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杜苗已经开始尝试着将自己洗白,摆脱商籍了。
      看着客堂内油光满面,推杯换盏的同行们,杜苗和善的淡笑着,不时举杯回应遥举酒樽敬酒的同行。
      归根结底,这次长安粮价暴涨,获利最大的是杜氏!
      在长安附近,杜氏虽然只有一个可容纳粟米五万石的粮仓,但在安陵、在霸上,几乎每隔几个县,都有一座座姓杜的‘农庄。
      农庄四周有家兵把守,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庄园四角均有数丈高的角楼,其上有三到五个家兵持弓而立,观察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在外人看来,粮商们的农庄,就是围起来的土地田亩,用来种地的而已。
      但实际上,在座的关中粮商都很清楚——如果只是区区几百亩田,根本不需要大费周折的筑墙围成农庄,还派人严加看管。
      粮商的农庄,存在的真正意义,就是隐形粮仓!
      当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车车米粮从农庄中拉出;常人看了,也只当是农庄去年的产出。
      但实际上,长安城远郊那一个个属于关中粮商的农庄,从来没有种过一棵粟苗!
      在关中各地,杜氏至少有二十处农庄;其中最小的一座,存粮也不少于一万石。
      而最大的那一座,就位于杜氏安根的安陵城外,存粮超过三万石!
      靠着藏在各地农庄的共计超过四十万石粟米,杜氏才得以成为关中粮食市场的巨无霸、‘操盘手。
      这次,只要能让粮价成功涨到一千钱,杜氏手中的四十万石粟米,就将为杜氏换来铜钱四万万!
      杜氏的家?将在今年翻一番!

第0063章 商人无国(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