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109章 王陵觐见[1/2页]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焦头烂额的陈平等人不同,刘弘此时,正悠然的坐在未央宫温室殿,与王陵谈笑风生。
      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弟子,老王陵悄悄擦了擦眼角的泪花,暗自感叹着刘弘在过去几个月的成长。
      ——不过旬月,刘弘就从代王初入长安时,连自己的生死都无法掌控的困境走出!
      现如今,更是隐隐有大权在握的趋势。
      看着局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王陵心中自是欣慰不已。
      不过刘弘今日召王陵入宫,却不是为了显摆自己的政治成果的。
      ——明日常朝,张苍官复原职,任御史大夫的事,就可以定下章程。
      最起码,刘弘也要放风出去,隐晦的表达出这个意思。
      至于张苍任御史大夫之后,刘弘就要开始着手。将御史大夫打造成真正意义上‘检查百官,巡视郡国的大汉中纪委了。
      这无疑是个大工程,刘弘也不好直接召见张苍,在张苍还没有上任的现在,就给张苍安排工作;所以只能以‘思念太傅为由,召王陵入宫,再借着王陵之口,向张苍转达自己对御史大夫衙门的后续安排。
      当然,顺带听听王陵对御史大夫改造之事的意见,也是刘弘的意图之一。
      毕竟刘弘前世也不过是个大学生,如果抛开在网络上重拳出击,担任键盘政治家的日子不说,刘弘对政治的认知,也只停留于‘拉一派打一派的浅显层面。
      而御史大夫身为三公,对封建王朝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道德经》曰:治大国如烹小鲜。
      在这种关乎天下的大事上,问问王陵这种三朝老臣、政坛常青树的意见,对于具体方案的改进,以及漏洞的预知、方案可行性的判断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即便不考虑现实意义,刘弘‘虚心请教老太傅的举动,也可以为他竖立‘尊师重长的正面形象,并隐晦表达出‘朕非独夫,依旧愿与公候勋臣共治天下的意思。
      诚然,作为后世人,刘弘不可能傻到真在封建时代玩儿民主共和;但做出表面上‘民主,对于政局稳定,以及官员内心的满足感,都将起到不小作用。
      而且政策披着民主的皮、专权的骨,对于刘弘的皇帝形象也将起到巨大作用——如果将来事情办砸了,刘弘也不至于落得‘犯错的下场,而是随时可以将锅甩出去!
      嗯,这几个月的皇帝生涯,刘弘最大的心得,就是不能事事冲在最前面。
      悄悄藏在身后,遥控着心腹为自己冲锋陷阵,事情办成了出来摘桃子,办不成赶紧甩锅,这才是封建帝王最应该具备的优良素质!
      无情,冷酷。
      却是对皇帝而言,最不可或缺的能力。
      自古以来,但凡被称为明君、雄主的帝王,无一不被文人阶级贴上刻薄寡恩的标签。
      对此,刘弘只想歪嘴一笑:那又如何?
      如果冷酷无情,就能让国家强盛,不受外族侵辱;让百姓吃饱肚子,过上好生活,那刘弘恨不得被文人骂成青面獠牙、脚底流脓的独夫!
      一家哭何如家家哭?
    &nbs

第0109章 王陵觐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