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属于做事没什么意图的人。为什么写《高澄传》呢?其实就因为一句话“时人虽闻器识,犹以少年期之,而机略严明,事无疑滞,于是朝野振肃。”这个时候是天平三年,世子正式入邺城辅政,加领左右、京畿大都督,这一年他十五岁。
      高澄这个人物,我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了解。我不是历史控,只是闲着没事写个故事玩。但是我赞成姚雪垠的观点,历史小说里的故事并不一定是真发生过的事,但应当是符合当时情境有发生的可能的事。我尽量做到,做不到请大家谅解。因为还是那句话我真是没什么意图的人,也不想也限制自己。
      迄今为止,《高澄传》写了五十万字左右,故事也写到快一半了。从一开始就没有提纲,脑子一热灵感一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我很喜欢那种突发的灵感,把突发的灵感写出来觉得特别有意思。对于我来说,书里的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都是活的。对世子这个人也从不认识到“真爱”了。而除了世子,有些人物也是慢

作者和主角绝对是真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