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佐政时,见纣王进餐必用象箸,感纣甚奢,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果然后来商纣王暴虐无道,整天酗酒淫乐而不理政,挥霍无度。纣王的叔父箕子,见纣王这般无道,苦心谏阻,但屡谏纣王都不听。
当有人劝箕子离开朝堂时,他说,我如果这样去做,是在“彰君之恶”和“自说于民”。于是,箕子佯狂而独自一人隐居在箕山,闲暇时候借乐曲《箕子操》抒自已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当纣王闻知箕子近况,遂软禁在今天一个名叫“箕子台”的地方。箕子台在今河南西华县。
比干,子姓,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叔,官少师(丞相)。
比干年少时就以少师(亚相)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任辅佐帝辛(商纣王)。a1tiagta1tiagt
比干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
商末帝辛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意思是君王有错,不谏佩不上忠字;怕死不谏,佩不上勇字。所以君王有错就要谏,君王不纳谏,甚至臣子得到死罪,这是臣子能够做到的之处。
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享年66岁。葬于河南省卫辉市。
比干夫人妫氏甫孕三月,害怕祸及到身,逃出朝歌,在长林(河南新乡卫辉市)石室之中而生男,名坚。a1tiagta1tiagt
而在《封神演义》中是这样记述比干之死的:
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妖言,欲会见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计,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享受天子九龙宴席,迷惑纣王。
席上,狐狸骚臭难闻。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后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黄飞虎。经查,众妖狐都是轩辕坟内的狐狸精。比干便与武成王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狸尽行烧死。比干还拣未烧焦的狐狸皮制成一件袄袍,严冬时献于纣王,以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与君前。妲己见袄袍尽是其子孙皮毛制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干,誓挖其心。一番思索之后,妲己找来雉鸡精胡喜媚,两人决心共同设计害死比干。a1tiagta1tiagt
忽有一日,纣王正与妲己以及新纳妖妇胡喜媚(雉鸡精)共进早餐,忽见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喜媚道是妲己旧病复,常有心痛之疾,一即死。冀州有一医士张元,用药最妙,有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纣王便要传旨宣冀州医士张元,喜媚
第三十二章 殷末三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