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二位太妃,于当日午后到达瀛台,政筠随皇太妃住庆云殿,这里除了日常打扫的宫人外,几乎见不到人影,且四面环水仿佛远离尘世的仙境,真正是个清净之地。
而政筠所居的殿阁,远比寿康宫中宽敞,再也不必那么多人聚集在一处,连皇太妃都觉得身心舒畅,乐意让宫人搬一张躺椅在外头晒太阳,只是看着宫女太监忙忙碌碌收拾东西,都能乐呵呵的。
霜降虫鸣,重阳节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十一月,是二皇子故世的季节,亦是皇太后的圣寿,一年一年为了嘉定皇太子之故,皇帝一直没能好好尽孝,今年趁母亲六十八岁大寿,为她办下隆重的庆贺盛典。
减税大赦造福于民的事自不必说,宫廷夜宴,更是四方来朝八方来贺,金银器皿、翠玉杯盏,珊瑚珍珠堆成的寿山光辉夺目,一场寿宴耗费千万银两,只为皇帝一份孝心。
承恩赴宴的贵族大臣不少,但真正能到御前露脸的屈指可数,皇太后高坐上首,也没有精力见每一个人,大多是聚拢了在座下叩首贺寿,就一同离去。反是太后看见什么人,会将他们留下说几句话,亦是莫大的光荣。
盛大的寿宴,自然也要惠及安居瀛台的二位太妃,这日一清早就有紫禁城的人代替太后、帝后与诸位妃嫔来请安,到中午又送来御膳,到晚宴时分又将寿宴上一样的菜肴送来请太妃享用。
两位太妃早已克化不动这些珍馐佳肴,但说既然是好日子,就让政筠享用,她们在边上陪坐着也高兴,可是看到送来的寿宴菜品和盛放的器皿,不禁笑道:“我们太后到底是有福气的。”
康顺淑太妃笑道:“皇后必然辛苦极了,好在还有琳妃搭把手。两位贵妃病怏怏的不顶事,宣妃遇事总是高高挂起,景贵嫔是没指望的,后宫美色不少,有真本事的却少之又少。”她笑悠悠看着政筠道,“这一个多月你操持着瀛台的事,咱们这儿人少地方小,可也不容易吧?”
政筠连连点头,而她曾在皇后身边,知道皇后每日要应付多少事,但那些宫廷日常想必早就习惯了,可这一次操办盛宴
寿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