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润也知道,策祯必然会支持她给予政筠尊贵,当距离京城越近,朝廷左右的声音越大,皇帝不得不正经考虑起政筠的事,毕竟册立皇后,不单单是他对一个女人的喜爱和重视,对于皇室传承和朝廷,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让永润烦恼的是,当大臣亲贵们攻击政筠是中低族出身,金朝册立的皇后都是出生望族时,皇帝的反驳显得很无力苍白。
朝中睿庶妃的父亲顺天府府尹给永润提了一个法子,“皇后掌管六宫侍奉太后多年,劳苦功高,膝下又诞育数位皇子及公主,是皇上后宫中子嗣最多的妃嫔,不论是哪一方面,都无可挑剔。皇上前些年已经为惠妃赐姓钮祜禄氏,如今朝中反对王氏为皇后,指出的便是出身。自古太原王氏琅琊王氏身份贵重,家族显赫,人才辈出,皇上不如将皇后娘娘列入其中一王姓家族,堵住悠悠之口,对于三位皇子的将来,也有所助益。”
永润本没想到,还可以走这一步,他想要给政筠更多的尊贵,竟一时忘了,还有这一说,满心以为皇后之后再没有可以给政筠的了。
如此,一经顺天府府尹蔡氏提出来,永润便立刻下旨,队伍尚未回到京城,政筠已经从王长卿所在的王氏中族列入琅琊王氏贵族,无比尊贵。
面对越来越多的荣耀和尊贵,政筠的心却越来越平静,妃嫔之中羡慕的声音她听了十几二十年了,早已经不新鲜,倒是如姝的一声恭喜,让她不禁笑,“在你眼里,还有区别吗?对于博儿崇洵他们,差别就大了。”
“听说抬姓是蔡大人向皇上提出来的,这后头,有没有慕容大人的事?”
“果然是姐姐明白,策祯他的确给蔡大人出了主意,可姐姐也知道,蔡大人为官清明不攀附权贵,若蔡大人自己没有这样的想法,策祯也左右不了他。”
政筠苦笑,“王氏中族也好,琅琊王氏贵族也好,对我本身而言,真没什么差别,我反而担心若干年后,皇上另有新欢,那如今的一切荣耀,就都成了笑话。”
如姝无法理解,问政筠,“皇上为姐姐做到这一步,在姐姐看来,还是有那么多顾虑在心中?”
政筠颔首首,“这是你一辈子也无法体会的不安和彷徨,纵然我拥有了一切,也不敢说此生就此安定。他是皇帝,他能对待别人的事,同样也能发生在我的身上。”
如姝觉得政筠想得太多,可政筠看尽了两位皇后的一生,纯孝皇后挣扎于帝王的感情里,而孝祺皇后则被迫于无奈的人生里。前者想要的得不到,后者不想要的皇帝强行给予,她们都有各自的悲哀,却不知有一天,会不会成为政筠的悲哀。
“而我就是这样的性子,要改也
琅琊王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