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万千的曹隽也不知怎么别了孙亮,也无心再去湖边一睹自己尊荣,拖着脚步便回了家。
不是曹隽想得多了,作为一个历史系学生,他知道周瑜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他就是后世人嘴里“干大事”的人!在周瑜十六岁的时候,听说伐董卓的孙坚的家人移居到自家所在的舒县,马上就让出了路南边的大宅字供人家居住,十六岁啊!大宅子啊!能干出这样的事,岂会是罗贯中笔下那被诸葛亮气到吐血的小气之人?赤壁之战更是他一手策划出的好戏,引得后世苏东坡洋洋洒洒写出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两片千古巨文!这样的人,居然和自己是朋友?现在是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这一年历史上爆发了黄巾之乱。虽然现在身边还没有战火点燃的迹象,但是曹隽知道,就是这一年,拉开了东汉末年乱世的序幕。这个时候的周瑜应该还没多大,可是和这位未来的乱世之臣是朋友,福耶?祸耶?越想心里越发麻,这世道不是白衣飘飘站起来说一句漂亮话就可以揭竿而起四方拜服,也不是造个火药发明个大炮就可以轰鸣出一片天地。不说往后的刘曹孙三家,就眼前快要登场的张角、何进、董卓,哪一个是易与之辈?
昨晚曹隽思索了一晚上,先有到弄个活字印刷术或者燧发枪之类超越时代的革命产物扬名立万的想法,又想到靠着历史经验依附到曹操手下图个安稳,后来都被自己一一否决。超越时代,顾名思义就是超越时间,自己不大可能弄到铁,也对燧发枪最简单的枪具体的击发方式不清楚,谈何发明?活字印刷术倒是清楚,可是这件事情具体下来如果自己干的话,工程量太大,而且也没刻字那个手艺,宣扬出去,乱世之中一时间估计也难有作为,更有可能被别人图谋。自己先安身立命才最为重要,依附曹操倒是最简单的方式,可是现在时间还是太早了,曹操自己在哪都不知道,谈何依附,再者,别人凭什么让你依附,凭你说自己是一千多年以后穿越来的吗?
心里想不出个所以然的曹隽,毫无察觉时间也到了中午,发着呆的他被突然回家的老娘吓了一跳。
“你这孩子,昨晚不是交待你送饭与我,竟让我在村口等你半天!”曹母吵吵嚷嚷的从家门口一进来,就看见曹隽呆呆坐在堂屋门槛上,不由怪责起自己来,“隽儿啊,没事,你且坐着,为娘给你热饭去。”
曹隽思绪想法都已经飘到司马一家身上去了,被自己老娘吵吵清醒过来,突然想起昨晚上交待自己的送饭一事,暗叫后悔,可是人都到家了,后悔有什么用,赶快动手吧,急忙站起接过老娘手里的锄头背箩,准备下厨热饭。见自己儿子慌忙站起,曹母更是心头一酸,儿是母心头肉,怎么忍心让他动手呢?赶忙往厨房去,热得一锅一点也不稀的粥,更是拌了一勺猪肉进去。
这样不是个事啊,荤腥靠油,而且盐也不是很多。物价多少自己还没了解,可小农社会,应该是以物易物,看这情况,自己家里上一年收成也不怎么样吧,
第三章 再摔一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