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接一滴,随着锅灶的温度渐高,凝出的酒滴汇集为小涓,缓缓流向装酒的木盆。通过蒸馏提纯过的米酒芳香扑鼻,一时间小小的厨房酒香弥漫,十分醉人。
周瑜孙策皆是好酒之人,嗅着香气,不由地向曹隽看去,问道:“恒康,佳酿成了?”
曹隽点点头,笑着取出两个碗来各打了半碗酒递给二人。孙策接过碗,迫不及待的抬头张嘴一饮而尽,放下碗便长长呼了口气,兴奋的叹道:“果然是好酒!”
周瑜见孙策涨红的脸颊,笑着摇了摇头,抬起碗来细细抿了一口,不由得眼前一亮,也一饮而尽,笑道:“杜康之酿,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曹隽摆摆手,笑着问道:“公瑾以为味道如何?”
周瑜咂咂嘴好好回味了一番,点评道:“入口柔顺,回味无穷,甘醇甜香,可为人世间第一佳酿!想不到普通的米酒,烧出酒精之后是此等滋味!恒康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令人佩服。”
孙策也点头赞同:“不仅如此,此酒有粟米甜香,乃是解乏之首选!”
果然如同曹隽之前所预想的一样,东汉时的酒都是度数较低的发酵酒,这经过蒸馏提炼的高度酒一出,哪怕这个时代嘴再刁钻的酒鬼,也绝对可以征服。见锅灶上的酒已干,曹隽抱起接酒的木盆,招呼众人道:“出去饮酒吧!“
除了含笑在一旁做饭的曹母和刚来的孙母,三人皆是欢呼赞同。随即四人回到曹隽家堂屋,找了个壶将酒倒入摆好,又找来几个杯子,方才坐下闲话。
孙策之前并未见过曹隽,之前听闻周瑜说其拒了舒县主簿一事,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暗暗觉得曹隽可能是个好高骛远的人,可是经过两天相处,刚刚又饮了人家的好酒,感观不由大变,感叹到主簿一职多是整理文书,对于曹隽来说确实可能大材小用了,便询问道:“佳酿虽美,但是终究旁道,不知恒康志向如何,欲举廉出仕否?”
听见孙策似乎有助力曹隽之意,周瑜也颇为高兴。自己这个发小,才学是有的,只是从前总闷在家中读书,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又总以自己为曹嵩之后为荣,耻于与旁人交道。也不自知,自己父亲曹德自从做起游侠儿,便和家中断了联系,曹嵩哪怕位高权重,恨屋及乌,对你曹隽感观也好不到哪去,你心再比天高,可命也如纸薄,你以人家为荣,人家不一定也以你为荣啊!好在自从跌进水里昏迷了一天,因祸得福,性子有了不少转变,现在如果得孙家助力,说不得也有个好前程,想到这里,周瑜便含笑看着曹隽,以示鼓励。
曹隽却不好意思开口,难道跟孙策说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自己的志向就是挣一笔钱,然后赶快带着曹母避难?怎么丢得起这人?思索半天,只得说一番光面堂皇之话:“冀州有乱,我欲投身报国,手上却无武艺,恐难有作为。”
第十章 孙亮醉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