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时不时的来场大雨,百姓最怕的是下连雨,有时一下就是三五天不放晴,泥坯做的房子那经得住暴风雨的洗礼。又是一场连雨过后,水塘的水早就溢出淹没道路,远远一看根本分不清哪儿是沟塘哪儿是路,就连街上的水也能没过脚踝骨,有的地儿能到小腿肚。天一放晴孩子大人就开始忙活起来,男人们挖沟排水,补屋顶,抹墙,女人们晒被子晒柴草,孩子们去捉游上岸的小鱼,再捡一些田螺拿来喂鸡鸭。
这里人都不喜欢吃田螺,有股土腥味,晓梅也加入捞田螺队伍,因为常年没人大量捞,只要是沟坑边上随处可见。而且田螺个很大,不时也能见到河蚌,晓梅来者不拒,见什么捞什么,主要是空间里的鸡鸭太多了,即使吃的菜多粮食少这也让晓梅心疼,人可还没吃饱怎么让他们吃掉!等路好走了一定让爷爷去处理一批。空间差不多每月就能收一次庄稼,院子里几乎堆满粮食,弄得爷俩只要有空就得去空间搓玉米玉米骨头和秸秆晓梅就往家里柴火里掺,多了的只得往苇塘地里放,当然也会趁人不备往别人家柴堆里添加,红薯叶拿来喂猪喂鸡喂兔,现在空间里后院李有福养了两头猪,一头小毛驴,一个鸡棚,一个鸭棚,一个兔棚。整个后院没一块空地。鸡鸭已经上百只,兔子繁殖力很强,也有俩百多只,如果没有他们,那些菜都不知道怎么处理。空间土地达到六亩多,李有福忙着着实费力,所以空间也就增加一物种小毛驴。不管是种地拉秸秆都省力很多。
李有福已经成为河头饭馆,种子店和杂货店的常户,东西好也新鲜当然给的价不低。随行就市。最让晓梅头疼的事法币已经贬值了几倍,简单地说去年100法币能买一袋面粉,今年只能买一只鸡,明年恐怕只能买两只鸡蛋了。买卖有时交换能换到等价值的东西,偶尔也能卖成银元但不是每次又会给,本来大伙手里银元就少谁也不会傻得往外放,偶尔看情看脸看货才会拿出银元来。每次收到一大把法币时晓梅就会皱起小眉头:“爷爷,这次咱们换啥?”然后李有福就会叹气,换成啥。物品少就那几样适合庄稼人农具早备齐了,空间里生产棉花,现在老大家自己
第四十一章 积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