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妲己初及恩宠,对王宫的一切倍感新奇,豪华,典雅,都是家乡不曾有的,想起父母说过的话:“儿呀,在外不比在家,离开了父母,孤身在外,一切都要靠自己。”
这一切都靠自己,该怎么来把握呢?她在心里暗暗拿定主意。
入宫遭大王宠幸,这在新来的宫人中是不多的,妲己恰好能遇上,她是如此聪明的女子,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纣王爱其娇媚,处处动心怀,亦是竭尽所能,在妲己前展现王者风范。次日,日漫三杆,纣王方醒,妲己让宫女端上早点,相偎大王。纣王方觉纵放太多,腹内空虚,再听妲己娓娓相劝,颇觉入耳,即令妲己歌舞助兴,妲己从之。
舞娘十二名,前来伴舞,妲己亦飘飘起舞。开启朱唇:
风飘飘兮,冀水寒,妲己呀离开了家乡,金殿上见了我的王呀,
我的王呀,高大威猛,英武神勇世无双。
风飘飘兮,春到来,妲己呀来到了朝歌,金殿上见识了我的王呀,
我的王呀,江山永保,万年长又长……
风飘飘兮,花盛开,妲己呀,进了深宫,宫帏里见识了我的王呀!
我的王呀,你是真神,妲己祝你春情永活力常在。
风飘飘兮,凤来朝仪,我的王呀,你是真龙,
妲己祝愿你永远康健,一天更比一天强,一年更比一年壮………
一曲歌罢,听的纣王如痴如醉,半晌不语,如此仙乐,不应是人间所有,只恐怕是天上仙人才能听到的吧?
听了如此仙乐,纣王非常高兴,即令妲己身边来坐,赏其玉脸,玩其秀眉,细细品味,慢慢把玩。
得大王赏识,妲己亦是曲意奉承。情绪调动起来,纣王兴致再涨,当即是启玉洞,纳金躯,鸾鸣凤翱。
各位,纣王从年青的妲己身上尝到了许多的人生乐趣,他更是感到快乐,在兽仙宫这里就乐而忘忧,乐而忘返,乐而不问政事,尤浑传授于他的许多新奇招式,他都在这里得到尝试,(或有人问,究是什么招式,这里讲的太空洞,不具体,再说,尤浑究竟有什么能耐,说的不清楚,呵呵,尤浑究竟传授纣王一些什么招式,下文自会提到,这里不要着急。)可以说,尤浑所传授的这些招式,纣王用在三宫娘娘身上是不妥当的,但用在妲己身上,恰是得当,正是好处,妲己年轻,善变,容易调教,故而,纣王相中了妲己后,就以这里为根本,只把三宫娘娘都忘了。
不多日,妲己在纣王的调教下,直把他所需的招数都学会了。有时还会有些变通,自成一家的树了新招,纣王欣喜的命名为素女二十四章,一百零八式。
各位,在那个时候,纣王继承大业,本应关注国家大事,但他若无心朝里事,却对那男女间神妙的事感兴趣,任谁都难干涉了,当然,正义的大臣会奉劝的,是明君自会清醒,但是,若是遇着昏君,再有奸贼当朝,他们故意引着大王胡乱,做君王的也就糊涂了,朝纲因此而乱,却也是没有办法,这王朝必会因此而衰败。
唉,败家子从来有,古来非是此一家。
其时,尤浑受宠了,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对贤能人才自然是嫉妒,打击,当时,有两位贤才曾到朝歌来谋求差事,想混口饭吃,可惜被尤浑费仲撞着了,没有得到他们的好处,就想着点子挤兑,把他们向下压,只在文学馆里安排一些打杂的小差事,替大王写些祷文,或是翻译些外来的文字。
这两贤能一个叫做伯夷,一个叫做叔齐,为了成汤天下的安定,为了民间百姓的快乐,他们隐伏在朝歌,所谓小隐于野,大隐于市,正是指他们吧。来到朝歌,他们本想施展才学,报效大王,然被尤浑挤兑,落得如此境地,却是不曾料到,但总是能混口饭吃,比起在家里饿肚子窘迫的情况要好多了,再说,他们是不知抗争的饱学人才,啊,他们的品学太好了,不会借此生事,或因为被尤浑费仲的压制而不伏,他们不是这样的人,而是甘作牺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声做出奉献,奉献着青春的那类人,若不是姬发后来起兵,他们还是不会露面,后世之人也就不会提到他们了。
自从尤浑费仲问顾于纣王,光顾纣王那里的贤能自然少了,只留着纣王在宫里日日欢歌,夜夜笑语。
各位,暂且放下这里的话题,我们话且回头说。那日,纣王颁下御旨,让每镇诸侯进献一名美女,不日,各镇诸侯将美女徐徐送到,集合起来约有几百人,纣王看的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美女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妙处,让他难以分辨,分别来宠幸要到哪个年头才能完?才能知晓她们的品位?于是,纣王就把她们分解成几等,分别立为才人嫔妃,而妲己在这等人里却是最特出,最受纣王的爱,他就让妲己做了领头,在最优等的一班人物里面再训练出一些。
妲己在家规矩极严,可以说是受拘了十六年,今在纣王的调教下,放开了心身,竟似脱缰之马,一担放开就一发不可收拾。
妲己性格放开后,却是喜好结交朋友,在这里禁不起结识了多位姐妹。她们分别是西祁来的胡喜媚,南岭的王玉石……等等,这一干姐妹,秉性相似,性格都极为放开,自结识后整日再一起,情投意合,不分你我,起初与纣王还一对一的玩,后来竟来个玉女争霸,一王三后。
呵呵,新鲜花样是层出不穷。
各位,这些花样并不是这样美女想玩出来的,纣王是至高无上的人物,他想怎么样谁能拒绝?所以,这些花样都是大王想来玩的,他要求她们这样做了,谁敢有怨言呀?
有此乐趣,纣王越发喜爱,朝也不上,国事也不理了,几个十五六的丫头,不是拘谨的那类人,成天在一起,他都能有新鲜感。
纣王天天开心,夜夜欢娱,只把三宫娘娘处都忘却了,三宫也都还年青,二十几岁三十来岁的人,在生理上来说,正是当来劲的时候,受了此冷漠,不免私下里抱怨,这就有传话的人把宫中的情景告诉了亚相比干。
比干对姜皇后等所托,亦感为难,就找了司天监的太师杜元铣,商量着如何能使纣王面面俱到,兼顾于皇后,不致有所失衡,后宫就此得永久祥和,又能使纣王安心与朝政,成汤江山因此得已万年永固。
“杜太师呀,若是如此,你就有莫大的功劳,对成汤的江山来说,你就是大功臣。”
得亚相如此信任,杜太师感激零涕,他乃对比干亚相说道:“王爷,请放心,小臣夜观天象,乌云翻滚,鬼风阵阵,帝星发暗,近日,天气必有大变化,小臣明日早朝,以气侯的无常,星晨变化,天之莫测等来说服大王,必让大王为之有所动,从而改了恶习。”
比干道:“太师如此说是最好,啊,为了成汤社稷着想,这一切就有劳杜太师了。”
一切商妥后,就朝中一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两人又作了言谈,各样都考虑周到后,比干始放下心来,谅杜太师之言,纣王必能听信。
比干当时对太师说,“杜太师,有本相在,你不要有所顾忌,你放心,言词要有硬气,这样,大王必能取纳你的意见,假如大王不为所动,我再联络其他王爷进言,料到那个时候,大王亦不会为难你,也不会带有多大的情绪,依以往的惯例,大王这时候多是要松口的。”
“有比干王爷鼎力相助,我提出的问题大王应该会注意的。”
“杜太师放心,我是一定尽力的。”
得比干的保证,杜太师点头道:“这样最好,有王爷在一旁,大王当会另眼看待我提出的问题。”
言罢,双方拱手告别。
明晨,纣王正在觉头上,撞钟声声,硬把他吵醒了,心里就有点懊恼。及至穿戴上朝,杜太师在金殿上言词激烈了,纣王更是恼,他生气
第四回:千古留名杜元铣 金殿尽忠梅大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