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回:争后位比干谋计 尊谕旨西伯起身[1/2页]

商周演义封神正源 走出黑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皇后已死,后宫争权,杨贵妃觉得甚无意思,那日,姜皇后把两子托付于杨贵妃,她含泪应了,但却不能履约,两位殿下或生或死,全无消息,使她愧对姜皇后的亡灵,内疚中,身体亦被病魔所缠绕,煎熬了数天,她产生了死的愿望,于一月黑夜,把一切宫娥打发,自缢身亡。
      馨庆宫宫娥于次日晨发现,报与纣王,纣王怜悯她,令玉棺厚椁相殓,停于白虎殿,并告知上大夫杨任。
      杨任闻听妹妹恶讯,悲伤不已,虽不知所以然,但他知道这宫廷里,自皇后逝去后,各宫为争权,明争暗斗是异常激烈,唉,妹妹或因为势单力孤,不忍操心而伤。
      其时,比干丞相,亲王微子,箕子,衍子……俱在东朝房,闻听此事俱都嗟叹不已。
      “唉,杨贵妃是好人呀!”
      “她是大王的贤妃,胜似朝廷的栋梁才。杨大人,请节哀顺便。”
      “啊,愿她一路走好,希望阎王爷看在她跟随王上多年,功德无上的份上,给她一个好去处。”
      众人言词诚恳,对杨贵妃表示了同情,同时,他们对也对杨任大夫表露了深挚的问候,劝导他节哀,并协助他处理后世。
      后日,比干商之于杨大夫:“朝廷此番连连招来不幸,大家皆很伤痛,皇后逝去,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令妹德淑兼备,正是天下主母之选,可惜一但仙去,弃人间富贵如浮云,实在是令人惋惜,九泉之下,先皇敬佩其德才,断不会让她受到委屈,请您不要太过伤心,保重身体要紧。”
      杨大夫谢道:“今事已至此,我亦全无心机,凡事但凭丞相做主。”
      比干安慰他,“杨贵妃的后事,我一定会奏请大王,给于丰厚的礼节,把她安葬,杨大夫,你要保重,节哀,节哀。至于重新立后的事情,也请你和我站在同一立场。”
      哀伤之下,杨任颔首应了,泪水禁不住顺着脸颊而下,在心里他默默度量。“啊,我已悲伤之境,哪里还会去想这些事来?此事对我已经不重要了。”
      这日早朝。百官鱼贯而入,比干上奏纣王:“臣启陛下,姜后既去,后宫不可一日无主,臣以为西宫黄娘娘容貌端庄,德才兼备,上敬君王,下体民意,足以担当宫中的重任,请陛下准之。”
      这方一语未了,西班厢站出一人,亦是高声奏曰:“臣尤浑启奏陛下,臣以为,中宫乃后宫之主,一国之母,能堪当此任的,一定要容颜艳丽,多才多艺,年轻有德,方能上配君王,下为百姓所敬仰,臣仰听寿仙宫苏娘娘能歌善舞,贤德温顺,堪可担当。”
      比干生气了,若非在金殿上,必要上前打尤浑两耳光,他目光如炬,扫视群臣。
      有上大夫胶鬲,赵启,孙焰,李沂,夏招,李遂……费仲,王魔、、、、、、一一上本。
      “陛下,臣等以为,黄娘娘德才兼备,当为后宫之主。”
      “大王,西宫黄贵妃年岁已大,再说,她生养过一个女儿,还甚娇怪,以她之能,只怕难能再为王上留下储君,而苏娘娘青春年少,端庄有德,依臣之见,他日并能为王上生养储君。”
      尤浑的话甚有力度,不能不使纣王动了心思。
      纣王心里虽向着苏贵妃,但是,此刻他却也不能决断,他怕朝廷上激起变化,再有大臣反出朝歌,因而,他就宣道:“诸位爱卿,今日争论没有端至,中宫之位,这件事就暂且放下,唉,宫中之变还没休停,朕怎么还有心思想着这些,此刻朕已经累了,但是,朕也知道,后宫之中不能一日无主,故而决定,中宫之位虽虚待,但宫中事务交由黄妃打理,啊,至于立后之事,众卿家且容朕日后思量。”
      纣王如此说,比干只得作罢,不好再进言。
      尤浑费仲在那里还是斗志昂昂,摩拳擦掌,没有败下来的样子,纣王此举,有着深层的原因,比干和闻太师等那一班老臣威势还在,他不想得罪,这样安排可保朝中安稳。
      闻太师虽不在朝中,但是,黄贵妃乃是他向纣王举荐,就不能排除他指使属下向大王进言,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闻太师和比干是站在一个战壕里,他两人虽是朝廷上敌对的冤家,但和黄飞虎都有关系,在这个事上他们必定要团结。
      想到这里,尤浑知道和这般大臣争斗,现在还不是时机,目前,依他和费仲两人的力量,在朝中还很欠缺,即便是师傅申公豹也不一定就帮了他们,说不定还会坐山观虎斗。“啊,或许大王的决定是对的,我们暂且隐晦也好,留得青山在,不拍没柴烧,况且,大王的话里留有活口,只是让黄娘娘暂时打理后宫。”
      从前,尤浑费仲两人俱都师从申公豹,而申公豹是太师引荐的人,所以,他们也算是闻太师的人,在那时候,他们因为太师而力量强大,但是,为了立新王后的事情,他们已经从太师的原班子里脱离了,不可能在站在太师的阵营,也就是说,他们两个翅膀硬了,要自成阵营,呵呵,数祖忘典了,他们从泛蓝的阵营里脱离。
      这个时候,趁着闻太师不在朝歌,比干新进丞相位,他们须在纣王心中站稳脚跟,才能在一片泛蓝的围剿里脱身,并且,还可借机把一班墙头之草歪倒,拉到身边来。
      纣王说话时犹豫不定的神态,尤浑已看透了他的心里。
      “大王在动摇不定,这是他在犹豫,为苏妲己的美貌犹豫,而我说出的话在大王的心里有了触动,生了份量,当然,这也是因为苏娘娘在他的心里生了根,若不然,仅凭比干丞相和我争斗时说的两句话能让大王动心了?”
      “当然,从表面上看,我们今日失了小利,实际上却是得了大利,是的,比干王爷威望很大,是大王的叔叔,直似大王的爷,虽以压倒的话语都没有使大王下决心而定下后位。”
      想到这里,尤浑高兴,并不因为今日纣王将后宫事交由黄贵妃处理而气怒,退朝后,他和费仲反而同至申公豹府中,找那一班道兄商量,呵呵,他俩还要从师傅那里得到帮助,申公豹与他俩已有了深厚的感情,能不帮他俩?况且,支持弟子超越对手是所有师傅的共同心愿。
      其时,在朝歌城以外,亦有一个名声很大的道人,号称通天道人,甚有道行,在各地遍设讲坛,引得天下各处豪杰径投他的门下,而申公豹在没有进朝歌之前,也曾挂靠他门下,对他尊敬,以师尊之,恰好此时他云游至朝歌,尤浑乃借机向他请教,他一笑了之,“尤大人,你的心意我明了,若想朝中独尊,只怕时机尚没成熟,还需待时日,不若这样,我那里还有几个弟子,暂且借你一用。”
      申公豹完全支持尤浑的伟举,年轻人追求进步是好事,尤浑要想在朝中取得一定地位,甚至在纣王心中能取代比干,那么,努力是必需的,手段也是必需的,他的国师地位也将因此而牢固,手里的金银也因此将捞的更多。
      想到此处,申公豹就对尤浑说,“通天老师的话有理,你需做周密准备,事情不要急在一时。”
      尤浑领谢了,他从师傅和师祖那里得到了支持的力量,暗中去准备不提,
      呵呵,闲言不扯了,正经的故事还须接着说。
      这日,纣王下朝后,径直穿左角门,奔寿仙宫而来,远远望去,妲己和胡美人正在两玉树间荡秋千,笑声银银,宫娥要相报,为纣王所阻,隐看两美人绣衣飘飘,彩带飞舞,玉足修腿毕露,纣王多天来少有的那种冲动,唰的一下就上来了,悄悄的,他示意从人不要声张,而从后面扑过去,一下就抱住了妲己。
      妲己坐在秋千上,不曾提防,被纣王从后面搂住,就倒向后面跌了下去,着地后屁股是隐隐着痛,她本是心中着恼,转头一看,竟是纣王来了,就连忙跪倒迎接圣驾,那一边,胡美人亦是跪倒相迎。
      自进了寿仙宫门,纣王铃听笑声,他在金殿上的劳累感觉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两位美人如此可人意,他能不高兴?当即令苏贵妃,胡美人宫内伴驾,二人遵令。
      二人曲意讨好,把纣王这期间的郁闷全部赶走,胡美人今日更是尽力,她施尽所能,逗乐纣王开心。
      纣王高兴,开了金口,封胡美人为阳春宫宫主,晋升贵妃,当下,胡贵妃谢恩不表。
      他们几个欢乐之余,纣王就把金殿上,比干和尤浑两位,因为立谁为皇后,尤浑为了她与群臣竞相争辩的事情,告诉了苏妲己。
      尤浑?
      苏妲己想起他来了,唉,自己根本没有正眼细瞧着他,他倒还是如此卖力?真是难得。
      想着想着,妲己心中对尤浑又增加了一些好感,对他竟有愧疚的感觉。而这种思想,此刻表现在行动上,她对纣

第九回:争后位比干谋计 尊谕旨西伯起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