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电车,南清雪和赤苇京治很快走到乙女山下,南清雪穿着浴衣,脚上踩的自然是木屐,步速稍微慢了一点。
“戴上怎么样?”赤苇京治从包里拿出两个面具,南清雪看着两个面具,嘴角无力地抽了抽,本来以为赤苇京治买这两个面具是要送给木兔光太郎的,然而没想到他带给了自己,面具上的猫头鹰,南清雪尚不能准确辩识,只不过,如果非要说一下,那么赤苇京治递给自己的像一只雪鸮,留给他自己的则是更像林鸮,南清雪也就顺势接过来戴上,戴上看了赤苇京治两眼,又大笑着掀了自己的面具,不过还没有忘记拍下赤苇京治戴面具的样子。
“让我也拍一张你戴面具的样子啊!”赤苇京治笑了笑,也拿出了自己的手机。
“用我的也拍一张!”南清雪掩饰不住笑意,将手机递给赤苇京治,然后戴上了自己的面具。
山路并不难走,因为乙女山海拔不高,再加上这是一个成熟的风景区,所以上山的路修的十分平整,只不过,两人并不是为了爬山而来,而是为了赏萤而来,所以,二人还是选择了沿着溪边的小道而行。
路边是平常的细叶草,只不过赤苇京治看起来有些疑惑。
“这是沿阶草,”南清雪见状笑着回答,“一般来说都是公园人工栽种的,但是沿阶草生命力很强,倒不用特殊照顾。”
“所以说,我们走的地方还不是纯粹的没有人工影响的地方。”赤苇京治似乎有些遗憾。
“怎么可能没有人平时在管理,没有人专门修剪的话,这儿就会成为荒草丛了。”南清雪倒是毫不介意。
“不过,说实话,一般人很容易忽略这些的。”
“虽然很平凡,但是在园林中常有“补白”的作用,修正一些假山的缺陷,有时候也用来平整□□。”
“那么如果是纯粹的没有人涉足的地方,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呢?”
“如果是溪边,那么肯定是以芦苇为主,还有各种植物,不过这些植物一般都很招蚊虫,同时会有蛇出没,虽然不一定有毒,但是我觉得还是在成熟的赏萤地来赏萤比较好。”南清雪笑笑,彻底打消了赤苇京治还想着去完全没有人的地方赏萤的主意。
“金鱼要是实在不想养的话,可以在这儿放生哦!”赤苇京治想了想,还是笑着说道。
“不费什么力气的,为什么不养啊?”南清雪摇摇头,“我的确不怎么喜欢养小动物,不过既然收下了,总得好好养,如果有一天实在养不了,我就把它放生好了。”
“是啊,只要按时换换水就好。”赤苇京治也便点点头。
又走了一段路,路边的绿色终于出现点点点缀,赤苇京治惊叹,“这不是大和抚子吗?”
南清雪愣了一下,笑着问道,“怎么不说是河源抚子?”
“当然是为了和唐抚子区别。”
“不过,我更喜欢叫它瞿麦。”南清雪摇摇头,笑着回答出学名。
“看到河源抚子就知道附近有水流。”
“是啊,瞿麦是喜欢潮湿的山谷林缘,或者溪边和高原潮湿的草甸边缘。”
“这儿倒没有唐抚子。”
“呃,就是石竹,石竹虽然也喜欢湿润,但是更喜欢相对干燥的向阳的草坡。”
“康乃馨也算石竹的培育种吧!”
“选育的观赏品种而已,事实上在野外的环境中,还是普通石竹更多一些,对于环境要求没有那么苛刻。”
“你喜欢康乃馨还是石竹呢?”
“都喜欢吧!不管是单瓣还是重瓣,区别就是,康乃馨要放在屋子里,最好是花瓶里装满水养着,石竹就是栽在院子里,以天为庐。石竹很少直接用作花束呢!”
“我还以为你会说你更喜欢石竹呢?”
“说的也对,说不定喜欢程度是石竹和瞿麦远远大于康乃馨呢,虽然我不会送花送别人石竹而已······”南清雪摇摇头,目光却转向了另一边。
“是龙胆!”南清雪惊喜地叫出声来。
“的确是笹竜胆。”赤苇京治也稍稍弯腰,看着还未绽放的蓝色花苞,“不过,还有个别名叫做疫病草,因为人们觉得它可以治疫病。”
“说起笹竜胆,总觉得有些熟悉呢!”南清雪眯眯眼,总觉得这个名词在别的地方听过。
“源氏的家纹就是笹竜胆,只不过是竹叶和龙胆分开来画的。”赤苇京治在这一点上倒是弥补了南清雪对于日本历史有些方面的不熟悉。
“我记得很多年前好像有一个桌面壁纸就是画的龙胆,只不过好像是三花龙胆。”南清雪点点头,突然想起来小时候有些事情。
“嗯,如果没记错的话是kagaya老师的星天日和系列,不过那个时候我看到过,自己没有换就是了。”
“kagaya?”
“加贺谷穰。”赤苇京治淡淡开口解释,“《银河铁道之夜》的电影版,他也参与了作画。”
“说起来《银河铁道之夜》里面有三花龙胆。”南清雪默默点头。
“你还记得故事情节吗?”赤苇京治轻笑,顿了一下然后开口,“让别人说就是你的注意力总在莫名其妙的地方。”
“说得没错。”南清雪点点头,也不恼怒,因为赤苇京治说的是事实,不过,赤苇京治还能记得这些,关注点和自己一样莫名其妙啊。
“你在植物方面意外的擅长啊!”赤苇京治笑着夸赞。
“我父亲学过园林,所以自己也受到一点影响。”南清雪笑笑,说得却不全是实话,因为事实上,自己喜欢植物是大概没受到父亲的影响,只不过,给她了园林方面大量的书是真,虽然,自己喜欢的大多是山野间的植物。
“已经有萤火虫了!”赤苇京治把正在走神的南清雪拉回来,指着远处出现的点点荧光。
“萤火虫对于水质要求很高,看起来这里没什么污染啊!”
“的确,远离东京都市圈,加上还有一定的海拔,光污染也很小。
48.第 48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