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可避免的抹杀了修行者的灵活性。
  筑基出了问题,筑基灵物太差,必然会影响一辈子,很难找到补救之法。
  筑基之后,便是【道种】。
  道种境,更为有趣,在这一境界,修士需要在识海中凝结出一枚道种,这枚道种,是修行者对某一大道的理解,可能只是一条大道的道意,也可能是一条下位法则,甚至可能是一条上位法则。
  此阶段凝结出的道种越强、越饱满,修行者后续的潜力便越大。
  在秦逸看来,道种境,其实可以和现实世界的山海境、封侯境比拟,本质上,就是凝结道枝的过程。
  只不过,此界的道枝初始形态,是一颗种子,故称为道种。
  道种之上,称为【合道】。
  合道境,分为两个小境界,具体来说,就是【熟悉一种大道之理】、【掌控一种大道之理】。
  这个境界,跨度也极大,将合道境修炼到极致,便能媲美现实世界的半圣了。
  而在合道之后,还有“祭道境”!
  祭道境,顾名思义,需要修行者祭炼掉一种大道之理。
  当然,若是强者,也可能祭炼掉数条大道之理,甚至祭炼掉一整条大道。
  祭道境,与现实世界的武圣对照,上下起伏极大,弱一点的祭道强者,可能只能勉强媲美武圣初期,但强一点的祭道强者,有匹敌大圣的战力,极端恐怖。
  秦逸现在的“爹”,大乾仙朝当代皇主,便是一尊极其强大的祭道生灵,早在十万年前就踏入了这个领域,如今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出了极远,没人知晓,他到底祭炼了多少大道之理。
  “五个大境界,便囊括了现实世界从武者九段到大圣境这十二个大境界...当真是简约。”(武者、武师、宗师、大宗师、封侯、封王、封王绝巅、尊者、天尊、半圣、武圣、大圣)
  “如此简约的后果,便是导致各个大境界中,修行者的战力差距可能大到夸张。”
  就以合道境为例,皇宫中负责服侍秦逸的一位“老太监”,便是一尊活了很久的合道,秦逸曾见他一巴掌拍死了一位外界刺杀而来的强大合道。
  也正是因此。
  此界,想做到“越级击杀”,几乎不可能!
  自古以来,都不曾有几个人靠自己的实力,在不借助外物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
  此界最强最强的天骄,大概也就只能做到靠自身实力,跨一个大境界,战平敌手,或是保持不败了。
  祭道之上的境界,即便是秦逸贵为一方仙朝太子,也没法接触到确切的情报,只能得到一些语焉不详的记录。
  “一些古籍中描写的【界主】、【道主】、【天主】等,似乎都是祭道之上境界的强者,只不过,这些称呼,只是尊称,而非境界称呼。”
  秦逸相信,大乾仙朝内,一定是有祭道之上境界的详细记录的。
  哪怕仙朝内没有,他的父亲也肯定知晓!
  只不过....
  为了防止他好高骛远,他父亲估计特意隐藏了那部分资料。

第725章 新体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