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天大雪,降于城东南,倏忽,雪深于人;行人匆忙,门户渐闭。
寒风中,一破庙的旌旗摇曳不停,暮色被一点点的摇落下来了,神像歪倒在高台之上,辉煌难见,一片阴霾。
几缕篝火,一点点柴星,映红了一个老僧的脸。
单薄却异常的坚韧似的,默着眼,他开口道:
贫僧渡人,难渡魔,这天下,实则地狱罢了。佛也睡了吗?
那一抹红月在彤云之间藏着,雪纷纷而下,暮色深沉。
“快来!今儿的戏班子大不一般呢,可有好戏看哩!”穿着笨重大棉袄、厚厚的毡帽的中年人这样说道。
天边黑得通透,却又见街边升起了红色的灯笼,像一簇簇的小花开在那夜色之间,跟萤火似的照着青石板的路。
听到这嘹亮的一嗓子,众人皆开始探出头来,呼出一口口的热气,清一色的衣服,没有多余的样式,当然不比那戏子的行头。
可是人们也不见得就会因为艳丽的着装,就给自己戴上戏子的头衔儿,心底里还是将他们看作玩物罢了。
老老少少从房门里钻了出来,往日里怎会有这样多的人?都赶着看热闹来了。七七八八的还拈了过年的瓜子花生糖之类的,提了那炉上的热水,一边走着一边咕噜噜的冒着蒸汽。脚下的鞋在冰上被摩擦的沙沙作响。
有人打趣道,“哟,您这是看得不高兴了,就泼他一个大吉大利吗?”
那人平时也像是个不好惹的主儿,应道,“那是自然了!”继而笑得花枝乱颤,一脸的皱褶刻着市井的野蛮。
打趣的那人忽然严肃了起来,“今儿你可泼不得,这个班子来头大着呢,说是有戏神仙罩着,你可不能冒犯了,这个戏班子还要进京给皇上唱的呢。”
这野蛮妇人反倒是笑了,不以为然,“瞧瞧您嘞,怂样儿,那戏神仙不也还是个戏子吗?怕它作甚,咱们哪,还有那如来佛祖罩着呢~不过那进京唱给皇上听,竟来我们这小镇上来唱,实在是难见啊。”
那人摇摇头,“你又不懂了吧,到底是妇道人家。咱们这地方虽小,倒也是一个交通要塞,这四面八方的人来京都得过路,人多嘴杂,在这来一出,打响名气嘛。到时候还不得大红大紫,多少人家把自己的崽送进去啊,大富大贵哦。吃点苦算什么?”
那人猛拍自己脑门儿,不停跺脚,懊恼不已,“哎哟!我跟你个妇道人家废什么话,待会该没座儿了!您哪还是回去带狗子吧,妇道人家跑什跑!”
那妇人啐了一口,“老娘需要你教训?老娘唱戏的时候还不知道你在哪里玩蛋呢!乡巴佬。”
那人逃似的跑了。
她倒是有那么几分风韵,年轻的时候定是个美人胚子,只是脸上的岁月痕迹掩藏不住。
眼角是风骚,眉间是烟火,唇边是生活,肩膀是担子。
戏台上是年轻的台柱子,等等方面都难以挑剔,就连翠莲也这样觉得,翠莲就是方才的野蛮妇人。
她看得痴了,仿佛又想起了什么。
戏班子人数众多,暂时安顿在当地的一户大户人家。
实则真正的台柱子根本不会在这样的地方出现,他们藏在深闺之中,像女儿待嫁一样练好自己的看家本事,看能不能高攀个荣华富贵。
魏府内。
后院。
看上去二十好几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的白袍,坐在院子里喝茶,品茗,手指尖都是跳跃的优雅。
“庄主,演出很顺利。”
他眉眼细长,出口便是云遮月的晦涩美好,只是脸色苍白的不像话,体态略显羸弱。
神色
26.第 26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