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1/2页]

窃国贼 巨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公元189年
      中平六年
      历史纪事
      何太后临朝
      中平六年三月,汉灵帝死,皇子刘辩即位,是为少帝。少帝时年十四,其生母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以其兄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参录尚书事,执掌朝政,形成外戚何氏专权之局。灵帝在世时本想以皇子刘协继位,临死以刘协托付宦官蹇硕。帝既死,蹇硕便想诛杀何进,立刘协为帝,因何进有所察觉,其事未果。何进既掌朝政,蹇硕心不自安,乃与诸宦官谋诛何进。中常侍赵胜素亲于何氏,将蹇硕之书交与何进。于是何进诛杀蹇硕,将其所统禁兵悉归于已,由此取得西园八校尉的指挥权。时灵帝之母董太后图谋参与政事,与何太后相恶。何太后乃使何进奏请将董太后迁出京师归国,又使何进收董太后之弟骠骑将军董重下狱。董重自杀,董太后随之忧惧而死。何氏除掉异己,执掌朝政,其势甚盛。
      董卓专制朝政
      中平六年七月,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进京,董卓闻召,即刻上路。八月,董卓军未至洛阳而何进已败,皇宫大乱,宦官张让劫持少帝出逃。董卓远见洛阳火起,带兵疾进,路上闻知少帝在北芒,引兵前去迎接,于是保护少帝还宫。董卓进京后,将何进及其弟车骑将军何苗所统部众皆据为己有,又诱使执金吾丁原部将吕布杀丁原归附于己,兵势甚盛。于是,董卓逼迫汉廷策免司空刘弘,自为司空。九月,又胁迫何太后太朝臣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是为献帝。废立之日,诸臣皆悲切惶恐,却无敢言者。董卓随即鸩杀何太后,遂专制朝政。十一月,董卓自称相国,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董卓在京师纵兵剽掠财物、妇女、残害百姓,京师人人自危。又征辟名士,拉拢人材为已所用,以求巩固自己地位,但其倒行逆施,大为士人所不满。因此,董卓任命的官吏,后来大都成了他的敌人。
      士人复领内署
      中平六年九月,献帝赐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家各一人出任郎官,使其补宦官所领诸内署。灵帝时,诸内署令悉以宦者为之,自袁绍尽诛宦官至此复以士人为诸内署令、丞。
      黄巾攻略河东
      中平六年十月,西河郡黄巾郭太领兵攻略河东郡,董卓派部将牛辅率兵进讨,被黄巾军击败。次年二月,郭太率部流动至东郡,攻略郡县。
      置汉安都护
      中平六年十一月,汉廷因羌族攻扰三辅,省扶风都尉,另置汉安都护,总统西方诸事。
      曹操起兵陈留
      中平六年,董卓既专朝政,拉拢士人为己所用,乃表典军校尉曹操为骁骑将尉。曹操素有大志,知董卓倒行逆施,不足以成事,遂不受职,变易姓名,从小道逃归乡里。董卓大怒,行文郡县缉拿。途中曹操投宿故友吕伯奢家,其子五人依礼招待曹操。曹操疑心吕家有害己之意,手剑杀死八人而去。逃至中牟为亭长所疑,带至县府。时捉拿曹操之公文已至中牟,功曹知其即为曹操,但以世乱,不宜拘天下英雄,请县令释放曹操。曹操死里逃生,至陈留。当年年底,曹操利用在陈留的家财和陈留人卫兹的资助,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起兵讨伐董卓。
      文化逸事
      蔡邕撰
      蔡邕曾作二卷,内容杂记汉代有关宗庙宫寝、礼乐车服的典章制度,间及名物、掌故、功令、谥法、帝系世次、称号等,也收辑了一些周秦的礼制和传说。书约成于灵帝之世。
      蔡质撰
      蔡质字子文,陈留圉人,蔡邕叔父。灵帝时任卫尉,以罪下狱死。曾撰若干篇,简称,杂记汉代官制及上书、谒见等仪式。
      赵岐撰
      赵岐约于桓帝,灵帝之世撰成一书,在自序中托言与一姓元名明学子真人褒贬自光武以来的三辅地区的著名人物,由他提出人名,子真逐一评定,醒后追记,抄录成书。其实是赵岐本人据耳闻目见,写下这些人的行迹。“心能识其贤愚”,而予以品评。岐亦三辅人氏,月旦评论乡里人物是东汉中后期士大夫阶层的风气。
      郑玄注经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顺帝永建二年出生。少为乡啬夫,常赴学官听讲,不乐为吏。遂入洛阳太学肄业,先后师事第五元先、张恭祖,通、、、、、、、、。桓帝初入关,与卢植同投马融门下受业。学成归里,客耕东莱,学徒相随者数百人。后遭党锢之祸,闭门不出,专心讲学,并遍注群经。灵帝末年,弟子已达数千人。其说经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被尊为一代宗师,名满天下。其著述有、、、、、、、、、、、、等数十种,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后世称为“郑学”。
      杂谭逸事
      尽诛宦官
      中平六年七月,大将军何进从中军校尉袁绍之议,欲尽诛宦官,先请何太后尽罢中常侍以下诸宦官职,改以郎官补替。太后不听。何进出身贫寒,以外戚新贵,素来敬惮宦官,虽外负盛名,遇事却不敢决断,故其事久不能决。袁绍又建议何进召四方猛将豪杰进京,以胁迫太后同意。何进采纳,于是召前将军董卓进京。主簿陈琳、侍御史郑泰、尚书卢植等人都劝谏何进不要召外兵进京,认为何进身居要职,手握重兵,要诛杀宦官,只要当机立断即可,不必招进外兵,而且董卓进京必为祸乱,何进不听。八月,何进入宫面见何太后,请尽诛诸宦官。中常侍张让、段珪等使人偷听,尽知其谋。于是,张让等宦官先发制人,矫何太后诏召何进入宫,立即将其杀掉。何进部将吴匡等在宫门外闻听何进被杀,遂与虎贲中郎将袁术等斫宫门而入,又纵火烧南宫宫门。袁绍亦引兵入宫,杀宦官赵忠等。张让、段珪等劫持少帝,太后及陈留王刘协仓皇出逃。袁绍等关闭宫门,大杀宦官,死者二千余人。东汉以来猖獗近百年的宦官集团遂告复灭。张让、段珪劫持少帝等逃至小平津,在河南中部掾闵贡逼迫下,投水自尽。少帝出逃时,随行的只有数十人,后尚书卢植等连夜逐萤光南行,欲返还洛阳皇宫。后得百姓车马,才得乘骑南还,一路不断有公卿前来护驾。至天明,刚刚到达洛阳的董卓闻讯前来迎接,于是少帝平安回宫,皇宫之内一场大乱方告结束。
      公元190年
      历史纪事
      关东联兵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正月,关东诸州郡牧守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共推勃海郡太守袁绍为盟主。董卓进京后任命的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等都于此时参加讨卓。诸州郡牧守各拥兵数万,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于河内;韩馥屯于邺城;孔伷屯于颍川。刘岱、张邈、东郡太守桥琩,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等屯于

中平六年、初平元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