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十月十八 (三)[1/2页]

醉迷红楼 屋外风吹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上……”
      看着隆正帝嘴角那抹触目惊心的殷红,惊怒中的赢祥心忧的唤了声。.更新最快
      他明白隆正帝为何会吐血,不是因为畏惧愤怒,更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伤心,悲愤。
      隆正帝不是昏君,他为了天下万民,殚精竭虑。
      有哪个皇帝如他,空置着偌大的宫殿,只住在上书房内,一日只睡不到两个时辰,其余的光阴,都交给了国事。
      要知道,这不是一日两日,而是长年累月啊!
      连他这个半步天象的绝世高手,都觉得有些吃不消了,可隆正帝却甘之如饴。
      有哪个皇帝如他,身为天下至尊,可一日三餐,却俭略的还不如臣子家。
      只因为天下遭灾,黎民罹难,虽有万种美食,也难以下咽。
      赢祥知道,隆正帝没想过会得到文官的认可,甚至也没想过得到宗室和勋贵的认可。
      但他以为,他会得到天下万民,得到真正有德行的人的认可。
      这也是隆正帝听说桐城四老,愿意进京为他祝贺时,欣喜若狂的缘故。
      可是……
      在他收复了西域,建立了可追秦皇汉武之功业时,在他就要祷告上天之刻,这些代表天下万民民心民意的人,却站出来,以“成仁取义”不畏惧满门抄斩的姿态,傲视他这个帝王,骂他为“倒行逆施”之贼!
      这才是隆正帝呕血的原因。
      心痛,心碎,心寒!
      莫说隆正帝,连赢祥都为之愤怒!
      这些耋耄老人,这些德行昭著名满天下的睿智之人,难道眼睛都瞎了吗?
      难道,他们就看不到天下万民的变化?
      今年一整年,天灾不断。
      大旱造成数省绝收,黄河长江又齐齐泛滥肆虐。
      可因为朝廷的努力,终究没有死太多百姓。
      甚至到了现在,绝大部分流民,都重回故土,安居乐业。
      熬过今冬,明年将会是一个好年份。
      这难道不是功德?
      为何他们会如此苛待一个一心为民的帝王?
      赢祥怔怔的看着下方须发洁白的顾千秋,思之不通。
      ……
      顾千秋的话,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欢呼声顿,礼乐声止。
      唯有烈烈风,和数千士子书生的诵书声,回荡在天地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何其大义凛然,不畏生死。
      却也如一道道利箭,射向了祭坛上的隆正帝。
      欲将他万箭穿心!
      “先生!!”
      文官之首,当朝大学士,内阁次辅张廷玉,满脸震惊不信的看着顾千秋,声音嘶哑的喊出声。
      他是顾千秋的得意弟子,他与顾千秋情同父子。
      所以,他才能在此盛事中,请得顾千秋出面,以化解隆正帝与士林文人间的矛盾。
      在顾千秋点头之时,他欣喜不已。
      而顾千秋,也将他愿意出面的理由说的很明白:
      当今陛下,爱民如子,为明君也。
      可谁又能想到,德高望重的顾千秋,会说谎,会欺骗。
      “衡臣,你可还记得,当日你拜入我门时,为师教你的第一句话?”
      顾千秋一身浩然之气,丝毫不愧,目视张廷玉,高声问道。
      张廷玉闻言,面色沉重,缓缓点点头,哑声道:“先生教弟子,若学学问,先学做人。
      而何为人?
      一撇为忠义,一捺为仁孝。”
      “那你可学会如何做人?”
      顾千秋问道。
      张廷玉眼中噙泪,面容痛苦,道:“先生之言,弟子无日不敢忘啊!”
      顾千秋闻言,白眉一竖,厉声道:“你不敢忘?那你可还记得太上皇待天下之德,待你之恩?那悖逆……”
      “先生!!”
      没等顾千秋再说出难听之言,张廷玉痛苦之极,跪倒在地,道:“先生,是您亲口所言,陛下爱民如子,是明君啊!”
      顾千秋冷笑一声,道:“若非如此,老夫又如何能在皇天后土间,在天下万民前,斥此狼心狗肺之昏君!!
      他以为,靠着屠戮忠良、穷兵窦武,就可封禅祭天,就可为所欲为,掩盖他的滔天罪行?
      简直是荒谬!
      大道行于世间,尔岂不闻:天地有正气!!”
      “善!”
      其余三老,齐声称赞。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
      随着四老齐声诵读,其身后的数千士子书生,也齐齐诵读起这首《正气歌》。
      不止如此,就连许多本站在文官队伍中的官员,也开始满面激昂的附声诵读。
      站在数十步祭坛台阶上的隆正帝,看到这一幕,面色愈发惨白,细眸泛红。
      心里喃喃道:他们有正气,那朕又算什么?
      千古之后,世人又该如何评价朕的功过?
      桀纣之君?
      无道昏君?
      更加让他悲伤的是,那上千本该主忧臣辱,那些食君之禄的大臣们,除了一个张廷玉外,竟没一人站出来,替他辩解两句……
      看看宗室诸王吧,看看他们面无表情的脸上,眼中是何等的激动,激动他这个皇帝丢人现眼,遗臭万年。
      看看武勋亲贵们,他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口,漠视他这个帝王受辱,无动于衷。
      再看看那些文臣百官,他们……他们甚至都在无声的诵读,一起当面批判他这个无道昏君。
      从三皇五帝至今,有哪一个帝王,受过此等奇耻大辱!!
      “噗!”
      “皇上……”
      看到隆正帝口中溢出不断的殷红,赢祥心焦如焚,道:“皇上,臣弟这就下去,带兵先把他们抓起来。一切,都祭天之后再说吧。”
      隆正帝闻言,惨笑一声,道:“十三弟,那些,可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和整个神京的读书人啊。
      他们的门生,遍布天下。
      他们的父辈,皆为朝中重臣和勋贵。
      抓了他们……
      朕为天下敌。
      父皇,这就是你的后手吗?”
      隆正帝眼前,似乎出现了幻影。
      那个虽不高壮,却身形如天的白发老人。
      赢祥听到隆正帝之言,面色一变。
      却又不能干耗下去。
      今日一事若无法善终,隆正帝威严将丧尽,还有何面目,做这天下共主?
      ……
      “先生,您若对陛下有建议,待今日事毕,再入宫面谏岂不更好?
      先生,您先下去吧!”
    &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十月十八 (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