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隆中对[1/2页]

醉迷红楼 屋外风吹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武德殿内,气氛忽然有些伤感。
      光阴,始终是这个世上最无情也最公正的力量。
      纵然是万乘之尊的帝王,也难逃迟暮之悲。
      贾环看了眼隆正帝花白了许多的头发,忽然笑道:“陛下,这可不像您的风格。
      这才到哪儿?
      真以为这就算盛世了?
      如今百姓也不过勉强有口饭吃,朝廷勉强有点银子富余。
      这充其量就是混个温饱,距离盛世还远着呢!
      您要成为千古一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陛下,您还要多努力呢!”
      “贾环!”
      眼见隆正帝面色一变,赢祥忙喝了声。
      隆正帝一摆手,制止了赢祥,他看着贾环,道:“贾环,朕虽然极不甘心,但还是要承认,朕是老了。
      朕不会效仿秦皇汉武,寻仙觅道,妄图长生。
      老了,就要服老。
      如今国朝局势平稳,百姓安居乐业,住有屋,食有粮。
      你那银行发展的出乎朕的预料,朕相信,只要有你在,朝廷再无缺银之忧。
      如此,还不算盛世吗?
      你莫要想着激励朕,朕虽然老了,却不需要旁人的怜悯。”
      贾环嘿了声,道:“陛下,您想多了,臣哪有资格怜悯陛下?臣觉得自个儿比您还可怜呢,谁来怜悯臣?
      臣的意思,不是这个,也不会这般对陛下。”
      “那你什么意思?”
      隆正帝挑眉问道。
      贾环沉声道:“陛下,臣这一年来,几乎没有离开过琼州岛,银行之事,也极少过问。
      但臣并未一直闲着顽乐。
      臣会经常对着海图,对着海外之地,一看就是一下午。”
      听闻贾环这般说,隆正帝细眸里闪过一抹波动。
      从黑冰台最机密的一条内线处,他已经得到过这个消息。
      他也曾十分疑惑,贾环到底在看什么?
      后来直到他听闻贾环想要出海,才恍然大悟,原来贾环一直在谋求后路,他想要效仿范蠡,出海泛舟避祸。
      这便是他连发十二道金牌的缘由,甚至连与贾环亲厚的皇子和大明宫总管都一并派出,不远千里,招贾环回京。
      却没想到,贾环会连这件事都说出来。
      他倒想听听,贾环到底想做什么……
      “随着银行远洋商船不断拓展南下西行的范围,臣发现,世界之大,竟远远超出先祖们的想象。
      这天下,绝不是只有大秦一国。
      往北有厄罗斯,往东有新罗扶桑,往南传闻有一块巨大的大岛,甚至比大秦还大。
      往西,更是有无数番邦异国。
      世界如此之大,可是国人的目光,却从未往外去看。
      总喜欢以天朝上国自居,只喜欢盯着国内这一亩三分地。
      每一新朝初立,战争甫毕,人口凋零,土地荒芜。
      修养生息,人口渐渐繁盛,再迎所谓盛世。
      继而,出现土地兼并,失地流民越来越多。
      拉锯百余年,再逢天灾,乱世降临。
      千百年来,莫不是如此反复进行。
      历代皇朝,也难过三百年大限。
      臣常观天下地图,就想着,为何咱们大秦不能打破这个桎梏诅咒?
      咱们何不把目光,放远一点,心胸,放宽一点。
      不要整日里想着在窝里斗这个斗那个,斗来斗去都只是内耗。
      何不将斗争的心思,放在外面?
      国人如此善斗,若是与外人斗,能多斗回来些财富,斗回来些土地。
      让国内的每个百姓都有地种,有事做。
      即使天灾之年,凭靠百姓自己的储存,就能平稳度过。
      这样一来,天下还会再大乱吗?”
      隆正帝面色动容,看着贾环,沉声道:“贾环,你是说,要去侵占外国,以养大秦之民?
      你可知,好战必亡!
      前明因为一个安南,拖累的半壁江山苦不堪言。
      战端,又岂是那样好开启的?”
      贾环笑了笑,道:“陛下,为何要选择战争?战争是最低端的手法,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用。”
      赢祥在一旁眼睛一亮,道:“你的意思,是做生意?”
      贾环点点头,道:“没错,不过做生意太不文雅,应该说是与他国展开贸易!”
      赢祥脾性好,被一文盲鄙夷一番,也不着恼,还呵呵一笑。
      在隆正帝的威严眼神下,贾环干笑了两声,继续道:“前些年,江南水患,致使江南缺米,民不聊生。
      不就是靠从安南暹罗等国买回来的粮食,才度过了灾年吗?
      臣以为,不止是粮食。
      但凡我大秦国内缺的,都可从国外获得。
      利益,并不一定非要靠侵略,靠杀烧抢夺去获得。
      我们可以用我们大秦的商货,去换回他们的商货。
      比如宝石,比如香料,比如木材,比如粮食,比如铁矿……
      凡我之所缺,凡人之所有,皆可换回!”
      “若别人不给呢?”
      隆正帝眼睛极亮,压着兴奋的声音,问道。
      贾环面色陡然一肃,沉声道:“我们去做商贸,并不是去压迫他们,是公平买卖。
      他们若不肯,咱们就派人去和他们的君主讲道理。
      或让步,或利诱,都行。
      如果他们的君主是不讲道理的人,或者认不清位置,贪得无厌,那他就不再适合当君主。
      我们可以支持他们国内讲道理的人,做君主。”
      “嘶!”
      众人再度倒抽一口冷气,隆正帝面色古怪的看着贾环,语气不善道:“就因为人家不与你做生意,你就使坏招,要坏人家的国统?”
      兴许是物伤其类,兔死狐悲,隆正帝怎么听都觉得不舒服。
      贾环则无辜道:“陛下,这是重点吗?”
      见隆正帝眼神愈发不善,贾环忙笑道:“重点是,我们是讲道理的人。
      遇到昏君,讲不成道理,莫非我们就要舍弃利益?”
      隆正帝哼了声,到底不悦,不过也知道事情轻重,问道:“如果真像你说的,两国都有益,他们怎么会拒绝合作?
      再者,若是他们强大起来,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又该怎么办?”
      贾环呵呵笑道:“所以,为了保证我们大秦始终占在优势地位,我们就要不断革新工匠的技艺,不断推陈出新!
      使得在交易中,咱们保证优势地位。
      其实这是必然的,而且就目前来看,仅凭咱们大秦目前的水平,再吃一百年红利都没问题!
      陛下,您想想,当咱们价值十两的商货,从外国换回价值千两的商货,各种大秦稀缺的商货,源源不断的运送入大秦。
      那么大秦的百姓,就可以靠辛劳劳作,就能换取相应的报酬财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不用再像现在或者过去,只能靠在有限的土地里刨食,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落不下什么。
      而朝廷,也可以在这种贸易中,收取丰厚的税负。
      当大秦的军方,不只是驻扎在国内防备外敌叛乱,而是主动出击,为大秦的万世昌荣基业保驾护航。
      凡有大秦百姓所至之地,皆有大秦军人保护!
      这才是军人最高的使命!
      陛下您,也不再只是大秦的皇帝。
      更不是前朝那般,找来几百个土司酋长,就号称万邦来朝。
      适时,全天下各国,暹罗,安南,扶桑,新罗,再远至欧罗巴诸国国首,都会前来觐见陛下。
      因为大秦之强盛,不只是面对国内百姓,而是威压寰宇,真正的君临天下!
      到那时,纵然那些生儿子全是乌龟的士林腐儒们全都骂您,但后世子孙,青史之上,也一定会敬您为千古一帝,万世之尊!
      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大秦盛世,陛下您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隆正帝闻言,黑面隐隐可见红光,方才因英雄迟暮之悲,早已无影无踪。
      他细细看着贾环,沉声道:“这些,就是你在那个破岛上想出来的?”
      贾环嘿了声,嘟哝了两声那岛比你这地儿强多了,然后在隆正帝威胁的目光下,老实道:“是,臣以为,既然银行海贸证明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隆中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