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将军蒙恬与大秦帝国第一顺位继承人公子扶苏位于最前,
  随后便是王离、杨翁子、赵贲三位封号将军!
  再后便是涉间、王大脑袋、杨熊、苏角、林跃等一军将军!
  最后便是长城军团的上百位中郎将!
  而宦官韩城,于众将前方的比武台上经过焚香等一系列流程,在数百位百战沙场的大秦武将殷切的注视下,韩城终于开始捏着嗓子读起了圣旨!
  当然,最先的圣旨是给大将军蒙恬的,内容可谓是花团锦簇,同时圣旨中命蒙恬修筑长城,仍旧镇守边疆!
  其次是扶苏,勉励的同时,圣旨中却没有提及让他回到咸阳的话语。
  再然后才是诸将,
  王离一战彻底奠定了他长城军团副帅的职位,
  并且他的嫡长子王元虽未能成功射杀冒顿,但他却误打误撞的射杀了冒顿的好友萨哈韩,阵诛二流武将,王元因此升任校尉,延续了他们王家从军的传统。
  而杨翁子与赵贲则是凭借这一战得以马上封侯!
  这对于年逾五十的杨翁子来说,算得上没有任何遗憾了!
  因为杨家自杨翁子之父杨端和隐退后,这些年来武将一途的势力有所衰减,远不及同为武将世家的王家与蒙家。
  这次他凭借北击匈奴得以马上封侯,也算是重振了杨家的门楣。
  此刻从他抖动的眉毛便能看出杨翁子内心的喜悦。
  而对于刚刚不惑之年的赵贲来说,可以说正是雄心壮志之时!
  二人皆是昂首挺胸的上前领旨!
  同时圣旨中还宣布,董卓的大军正式从长城军团调离。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董卓再也不归长城军团管辖,从编制上便与长城军团脱离了关系。
  这一道旨意,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就连蒙恬都微微怔神,显然也是颇为意外。
  但董卓的去向,圣旨中却是没说,但众将也是能够猜到,之前董卓与卫戍军对月氏的出击可谓是两极分化,赵匡胤率领的卫戍军稳扎稳打,但同时进展也有些缓慢;而董卓却是势如破竹,差一点便大破了月氏的王城。
  想必是将董卓的大放异彩,博得了上层的青睐,所以才将董卓大军继续留在月氏,逐渐蚕食敌军。
  而董卓一百八十万大军的空缺,则由长城军团的后勤军先行补充六十万,再由大秦各郡的士卒充实,逐年补充至一百二十万人马。
  而这一百二十万大军则由涉间统领!
  也就是说,涉间现在是封号将军了!
  “末将涉间,定当为大秦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林跃看着涉间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接旨,心中也是开心至极,涉间终于走到了这个位置上!
  封号将军!
  可谓是一步登天了!
  对于这个结果,众人也没什么异议,毕竟有实力与涉间争夺这个职位的人不多。
  而为数不多的有资格与涉间争夺这个位置的杨熊,则从子爵升任伯爵,同时调任颍川郡郡尉,担任一郡将军!
  虽然大秦武将调任他处的情况不少,但如杨熊这样的青壮武将毫无征兆的调离,还是让众将有些意外。
  颖川郡位于黄河以南,中原腹地,临近帝都咸阳,而颍川郡郡尉,则是掌管着颍川郡共一十二县的百万士卒,可以说权势照比长城军团的一个将军要高出许多!
  再则这一战过后,北境恐怕近十年不会有大战,也很难再立一些大的功劳,所以杨熊也是没什么遗憾,大踏步上前接旨!
  “末将杨熊,叩谢天恩!”
  而一旁的杨翁子也是欣慰至极,他这个侄子的能力毋庸置疑,本以为这次会升任他的副将,今后按部

第355章 论功行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