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4章 皇帝之意[1/2页]

红楼:莽夫 窗耳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嘶?”
      “嗯?”
      郑宜屈倒抽一口冷气,睁大双眼,皇帝的圣旨来得好及时,来的好快!
      估算距离,就算是有锦衣卫传达这里的事情,也应该刚刚出皇宫吧...除非...这里的事情一开始发生,皇帝就已经知道了。
      就算是这里距离皇宫不远,也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内,圣旨就直接降临...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
      除非...
      皇帝知道这个该死的莽夫,要审判他们!
      这件事情刚发生时候,皇帝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如此一说...郑宜屈亡魂尽冒,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不好的感觉在心中滋生,皇帝...
      要借助这个莽夫的手,收拾他们。
      怪不得这??莽夫,竟然如此胆大,明知道大晋律法保护大晋皇族,还敢审判他们。
      这个莽夫,怕是也知道皇帝会借助他的手,惩办他们。
      郑宜屈虽然嚣张跋扈,纨绔不堪,但是他不傻...相反,就是因为聪明,才会有各种不可思议的纨绔行为。
      完了...
      郑宜屈眼皮直跳他感觉眼皮不断跳动,因为眼皮肿胀,一双眼睛青紫一片。跳动的更加明显,似乎这种跳动被放大了一般。
      四周百姓一个个眉开眼笑,心里莫名舒坦。
      北平郡王审判义明王父子这对恶魔,皇帝陛下下旨支持。
      这是正义的胜利!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四周百姓明白,皇帝这是支持北平郡王审判义明王父子。他们作为老百姓,是信任北平郡王的,虽然不知道这种信任,因为什么而出现。
      但是,只要北平郡王为他们做主,他们就尊敬爱戴北平郡王。
      “北平王爷千岁!”
      “北平王爷千岁!”
      “北平王爷千岁...”
      四周百姓情绪高涨,欢呼不断。
      这是民心的欢呼啊...吴发心里感慨着,人在成长中,就向往着公平公正,然而成长过程中,却从来没有遇到过公平公正。
      所以,渴望公平公正,见到公平公正,就会本能的称赞。
      当有一天公平公正成为理所当然,成为一种常态,公平公正就会失去欢呼声。
      吴发认为,失去欢呼的公平公正,成为常态的正义,才是一种正常的时代...这种时代,不可能出现,却让人向往。
      四周百姓本能认为皇帝圣旨,是要支持他审理此案,这是他们内心之中,对于皇帝,这个天地之主本能的信任。
      他们认为皇帝,一定会支持正义的,一定会严惩罪恶的。
      东山郡王眼皮直跳,但是他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皇族子弟,只有宗正寺可以审理。
      皇帝不会打破太祖定下的律法,让一个外臣审理他们这些皇族王爵。
      东山郡王甚至认为,大晋的存在,就是皇族庞大的原因。皇族的壮大,就是大晋的根本。
      皇帝维护皇族子弟,就是维护皇帝自己的统治。
      皇帝不会这个时候,支持这个莽夫审判义明王父子。
      否则,就算是得到了民心,却失去了皇族维护。
      皇帝,绝不会让自己失去皇族的支持的。
      几位王爵对视一眼,纷纷跪在地上。
      令王跪下去的时候比较难,因为浑身不舒坦,四次开门送客,积累的礼品之多,让他恨不得现在跳进黄河冲一次澡。
      其余两位王爵义正王、义宁王对视一眼,眼神有一种交流。
      义正王眼神似乎在说:不妙啊,陛下圣旨来的太过及时,完全超出预料,义明王可能要出事。
      义宁王眼神中带着轻快:放心,陛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也不会让外臣审判皇族子弟的。
      两个人会错了意,看到那个莽夫也下了马,跪在了地上。
      锦衣卫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北平郡王吴发,审理此案。”
      “轰...”
      一道雷鸣在义明王父子脑海中炸响,在几位王爵脑海中炸响。
      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似乎早有预料,似乎完全超出预料。
      皇帝下旨,让外臣审理这件案子?
      那么皇族的特权不复存在,皇族还能高高在上吗?
      皇帝,这是铁了心,放弃皇族,放弃皇族的支持?
      好胆!
      吴发咧了咧嘴,接了圣旨。
      现在,吴发松了口气,这一道圣旨,完全与无法的猜测吻合,皇帝就是要借助他的手,惩治义明王父子,以此来震慑整个皇族。
      “陛下万岁!”
      “万岁!”
      山呼海啸声如同雷鸣,在整个长安街炸响。
      在街道尽头中,王熙凤与李纨的马车已经停下,马车中王熙凤与李纨对视一眼,均是感觉不可思议。
      这莽夫,审案?
      这个混账,也能审案?
      而不是借机,讹诈被审理的人?
      以这个莽夫的个性,必然会抓住机会,索要好处吧。
      但是偏偏这里人山人海,欢声雷动。
      她们意识到了一点,北平郡王很得民心。
      她们也是突然想到一点,这莽夫在神京城中口碑极佳,当然是排除了勋贵还有官宦。
      这莽夫没有欺辱过百姓,甚至还有百姓传言,北平郡王买包子都是给钱的。
      这本来是一种理所应当,百姓却如此传颂,很明显百姓们,受到勋贵吃拿卡要日久,心中认为官宦勋贵,拿他们的东西不需要给钱?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在长安街的北面,相隔不远的阁楼中,皇帝仪仗,已经悄无声息进入。
      相隔并不是很远,这里就是皇宫。
      暖房中,夏守忠满脸喜悦:“陛下您听,百姓们如此欢呼,陛下深得民心啊。”
      自古以来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只要得民心,纵然帝国衰弱,也能有兴盛的机会。
      而失去民心,就算是再强大的帝国,也只有一个结果最终走向衰亡。
      百姓如此欢呼,夏守忠内心是喜悦的。
      他知道,皇帝陛下,也一定是内心喜悦的。
      庆元帝面容淡然,淡淡的斥责一句:“百姓爱戴,本是理所应当,你所听到的是百姓的欢呼,朕听到的是百姓对于正义的呼唤。”
      庆元帝内心其实是喜悦的,百姓的欢呼,他又不是耳聋,自然能够听到。
      作为皇帝,庆元帝所思所想自然不仅仅只有表面,而是其中最为深层的道理。
      欢呼声,可是百姓渴望公平公正,渴望罪恶得到惩罚的欢呼声啊。
      民心呐。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朝代的兴盛,就是顺应民心而得以建立。
      又是因为失去民心,而走向衰亡。
      庆元帝不希望自己失去民心。
      “北平郡王...”
      做了一件好事!
      无论这件案子怎么审理,最终结果如何,他都是最大受益者。
      “陛下...”
      夏守忠低眉顺眼的问道:“皇族子弟,只有宗正寺可以审理,现在要北平郡王审理这件案子...是不是...”
      违背了祖制?
      违背祖制,必然受到文武大臣的劝谏。
      甚至,被皇族抵制。
      大晋的皇族子弟太多了...各州县几乎都有皇族子弟的身影。这些年来,从大晋建立之初,每一个皇帝,都是将皇族子弟,册封到封地,将没有皇族子弟,或者皇族子弟少的州县册封。
      其目的,就是通过皇族,治理天下,监管天下。
      要是失去皇族维护,到时候,又是麻烦事。
      还有一点,那就是历朝历代,都是维护皇族利益。皇族越是壮大,帝国越是稳定。
      一个帝国无论强大与否,皇族子弟是否有能力,朝中都会有皇族子弟身影,甚至手握重权。
      这也是为什么,忠顺王从放羊小子,又在几天前,皇帝悄悄下旨,召忠顺王入京
      扶持东山郡王等原因。
      每一个帝国都会有所考虑,就算是有朝一日,有人谋朝篡位,皇帝也是希望皇族子弟谋朝篡位。
      因为,肉烂了都在锅里面。
      天下,还是皇族的天下。
      所以,大晋皇族弟子就藩,虽然不能染指军政,但是大晋律法,对于皇族,还是有一定的保护的。
      那就是特权,一旦天下有人叛乱,皇族王爵有权调动大军,入京勤王的。
      所以,打击皇族子弟,就是打击皇权。
  &n

第274章 皇帝之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