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六十二章 请诸君,为本王赴死![1/2页]

魔临 纯洁滴小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行辕内,一下子陷入了沉默。
      在请奏这件事时,李寻道特意要求屏退了左右,所以,此时帐篷内,只有六个人。
      一个,是李寻道,一个,是姚子詹;
      坐在龙榻上的官家,还有站在官家两侧的百里剑以及百里香兰。
      另外,还有一个人,看不见,但必然存在。
      可惜了,
      平西王爷此时不在这里,若是他看见了这一幕,大概会挺起胸膛对身边人道:
      看,我不是最怕死的一个!
      原本,陪同官家一起出来的其他大臣,以及这支禁军的其他将领,全都不在这里。
      “呵………呵呵………”
      失神已久的官家,笑了起来。
      他在笑,但在场的其他人,没一个敢笑。
      上京,可能没了;
      但官家本人,仍然在这里。
      “寻道,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官家没有治罪李寻道的意思,虽然这一出的谋划,是李寻道草拟的,但拿主意的,还是他这位大乾官家。
      可能这位官家在兵事上确实是有所欠缺,但在其他方面,已经是极为优秀的了,他愿意面对现实,也能很快地接受现实,不会浪费情绪去歇斯底里,更不会红着眼将自己的脑袋埋进沙坑。
      “官家,燕虏兵少,就算是拿下了上京,作为入侵者,也不可能守得住,此时禁军回撤上京,收复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李寻道回答得很平静。
      自古以来,国都本就不好守,越大的城,就越是难以实现在军事角度上的保证。
      故而,平西王府所在的晋东奉新城,在扩建了新城后,其四方,被特意做了留白,空荡荡得可以打高尔夫球,人口也被刻意地控制住了,并未盲目地往里进行充填,迄今为止,城外也就一座葫芦庙,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最大可能地保证这座城池在军事防御上的属性不会被削弱。
      同理,
      燕人就算拿下了上京城,在现有的兵力下,想守,也很难,甚至是近乎不可能。
      官家眨了眨眼,
      目露沉思。
      身为一国之君,他比谁都清楚,都城,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这还不同于楚国上次被靖南王焚了郢都,那一次,楚皇颇有一种借刀杀人的意思,更是早早地将他选定的官员、军队、国库等等,提前做出了转移。
      而上京城,却是原汁原味地放在了那里。
      但,
      官家并未马上下令回师,
      而是问道:
      “朕所在的这支禁军,要是回撤上京,那眼下正处于我四路大军所包围的那面王旗,还能摘下来么?”
      李寻道摇摇头,道:“回官家的话,禁军要么不撤,要撤,就必须全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军可以稳扎稳打地拿回上京城,只派遣部分回去,可能还会出事。
      禁军一撤,其他三方面兵马,北羌骑兵本就懒散,无法真正地做到约束,韩??那里早就不动如山,祖家那三万新军会被身边的厢兵拖累;
      也因此,四围一,想转变成三围一,必然会出现很多漏洞,那面王旗,就可以从容地找准机会钻这个口袋。”
      官家点了点头,
      而后,
      手掌贴在了面前的御案上,
      道:
      “若是上京已经丢了,早收复晚收复,其实,都无所谓,该丢的面子,早就丢了,该死的人,也早就死了。”
      此言一出,
      在场所有人的神色都为之一变,很难想像,这话会从官家的口中说出来。
      “当年,那位平西王还是个小将,指着朕的鼻子,说朕不通兵事;那时的朕,完全可以命人轻易地捏死他。
      甚至,香兰的剑,曾从他脖颈边划过,就差那么一丝。
      但朕没有那么做;
      朕后不后悔呢?
      后悔,
      朕,很后悔!
      朕相信,楚国那位,也一样地后悔,他曾和那位同乘一辆马车,甚至还吟诗作赋,呵呵呵。
      结果,抢了他的妹妹,给予了他楚国,一次次地羞辱。
      寻道,
      你是藏夫子的关门弟子,
      你说,
      这世上是否真的有一种人,他就是潜龙在渊,他就是命好,他就是能舞腾起来,纵身化龙?”
      “官家,臣已入仕,既然下了山,就不再言山上事。”
      “对,是朕为难你了。”
      身为朝堂上的相公,怎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动辄算命说什么天命运数。
      哪怕乾国炼气士之风再盛行,但朝堂上的官员们,还是要脸的,不至于荒唐到那种地步。
      “砰!”
      官家的拳头,砸在了御案上。
      “但朕就觉得,那位平西王,那个郑凡,他就是有这种气运的人,这种人,甚至可以改变国运!
      朕当初错过一次,
      这一次,
      朕不想再错过了!
      朕清楚,
      朕明白,
      朕甚至可以想象到一年后,两年后,五年后的自己,
      再回忆今朝,朕只顾着去收复都城而让他跑掉后,朕依旧会悔恨于今日的抉择!”
      官家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但话语,却越来越清晰:
      “先前朕不懂,但现在,朕是看明白了,他,这是以自身为诱饵,来将朕的大军,吸引过来,好给他的主力,迂回绕后的机会,是么寻道?”
      “官家英明。”
      “朕不英明,朕很不英明,若是提早洞悉了他的目的,真会优先保住上京,那是朕出生的地方,是整个大乾整个诸夏,最美的地方。
      但现在,
      既然事已至此,
      你李寻道说了,上京怕是守不住的,那上京的太子,上京的皇后,上京的臣民,怕是也得遭受劫难了。
      但朕却忽然觉得,值得。
      不是朕在捡好听的在说,也不是朕在故意地给自己找台阶下,一个皇帝,把国都丢了,这是奇耻大辱!
      但朕现在真的认为……
      不,
      是他算错了一件事,
      他算错了自己,在朕心中的地位!
      在朕的心里,
      他比上京,还要重要!
      国都丢了,可以再建!
      民心散了,可以再聚!
      国力耗了,可以再养!
      大乾,还能再缓过来,朕就赌,朕就认定,就认定这笔买卖,朕会划算!
      他郑凡,
      值得朕这般抉择!
      李寻道接旨!”
      “臣在!”
      “朕命你散出哨骑,拦截一切自上京城传来的消息,朕不允许上京失陷的事,干扰到军心。
      另,
      着你统御四路大军,
      不惜一切代价,
      替朕,
      将他闷死在这里!
      朕要拿他的王旗,拿他的首级,
      去祭奠上京的臣民!
      朕,
      要他死!”
      ……
      接下来两日间,双方大军的接触,已经到了一种极近极近的距离,若是比作两个人的话,相当于面贴着面站在一起,连彼此的睫毛,都能够清晰地掰数。
      “你觉得陈阳,到上京城了么?”剑圣问道。
      “怕是已经都拿下了。”郑凡回答。
      “那你觉得乾人回过神来了么?”
      “彼此虚实都已经清楚,乾人在前两日应该就明白过来了,我的王旗在这里,我的主力,却不在这里,又不在这附近想要夹击他乾国某一路,那能去的地方,就只剩下唯一了。”
      “乾人知道了,却没撤,为何?”
      剑圣没等郑凡回答,就笑道:“那位乾国的官家,是拼着不回头收复都城,也要来吃了你。”
      “他疯了。”
      郑凡这般说道。
      “我倒是觉得他没疯。”剑圣摇摇头,“可能是我的心眼儿小,这辈子,也就适合舞个剑了,所以我觉得,不惜一切,先将你给解决掉,其实是划算的,对于他们而言。”
      “你也疯了。”
      “大概吧,但你想想,人家上京,丢了也就丢了,丢了上京,再丢了你,岂不是两头都落空了?倒不如切切实实地抓一把在手里来得实在。
      也就这一次了,依照你的脾气,下一次再想自己以身涉险,让乾国抓住机会,怕是难了,甚至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了。”
      “老虞啊,我现在心里慌得很,咱能不能换种方式来说话。”
      “好,你决定怎么办,怕是明日,乾军就要进攻了。”
      “突围啊,我不想死。”郑凡很直白地说道,“我还没活够,我俩孩子,还在他们亲妈的肚子里的,还没见到人呢。”
      “能突得出去么?”
      “很难,但总不可能真就困守在这里,困守的话,那是必死无疑。
      不过,有一件挺欣慰的事儿,乾军没有回首,那就意味着

第六百六十二章 请诸君,为本王赴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