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四章 驾崩![1/2页]

魔临 纯洁滴小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心阁并非只是一个阁楼,甚至,不是一座宫苑,它在山上,是上京城东南角的一座小山;
      上京不仅仅是大乾的都城,往前数几代,早就有其他割据朝代在这里建都过了,所以,这座小山,历史上都属于皇家园林的范畴。
      只不过,官家为了更舒服地住进去,对这里进行了一番改造,倒不是为了方便自己享受,而是方便一些朝臣到这里来面圣议事。
      入夜了,天凉;
      官家正披着一件道袍,坐在小池边,看着里头的游鱼。
      小庭院里设置了暖房,温度适宜;毕竟,论打仗,乾人排不上号,但论享受,嘿,乾人还真没怵过谁。
      官家身边摆着几盘水果,清洗得干净,透着一股子水灵。
      远处,站着宫女宦官,都静静的,没人敢打搅官家的清静。
      坐了许久,
      官家许是觉得有些疲乏了,
      手撑着池边,抬起头,望了望今晚的月色;
      恰好,一片乌云,刚刚将今晚这本就不是多明亮的月色给遮蔽。
      这时,一道倩影走了过来。
      她走来,没人敢阻拦;
      “官家,天凉了,回屋吧。”百里香兰说道。
      官家笑了,
      道:
      “朕还要继续赏月。”
      “今夜的月,很一般。”
      官家微微摇头,道:
      “其实,每晚都是同一个月,美与丑,靓与淡,月并不在乎,造作的,反而是站在地上抬头看它且遥不可及的人。”
      “官家,天凉了。”
      “入冬了,哪里不凉了?”
      官家继续坐着,没动。
      百里香兰看着官家,不再言语,后退几步,站在边上。
      官家看着她,问道:
      “三品了?”
      “是。”
      “你哥的这条路,其实不好走。”
      “世间最锋锐的剑,必然只有一把,香兰无意争那第一剑,哥哥走过的路,或许不是最好的,但至少证明,可以走。
      多谢官家,准以气运分润,助香兰破境。”
      “既然你哥都能借,你这个当妹妹的又为何不能借?
      不必道谢。
      你哥当年白衣入上京,引京师风华为之一动,可说到底,他潇洒是他的;
      就和那姚子詹一样,挣的,是一份虚名的面子,实则正事儿琐碎事儿,他们都懒得去干。
      反而是你,这些年来,辛苦你了,香兰。”
      百里香兰不再说话,身形再度后退几步,没入阴影之中,将这一份不就不多的月光,尽数留给官家。
      ……
      一队骑士策马而来,规模宏大。
      为首者,是一国字脸中年大将,剑眉星目。
      “来者何人!”
      “来者何人!”
      山下,禁军马上结阵。
      火把亮起,驱散附近的黑暗,那中年将领的容貌,显露而出。
      “驸马爷!”
      “拜见驸马爷!”
      山脚守将马上行礼。
      “本驸马有要事见官家。”
      “驸马爷请稍待,卑职这就去通禀。”
      “本驸马的事很急,等不及通禀了。”
      “驸马爷,卑职职责所在,请驸马爷不要为难卑职,卑职………”
      “噗!”
      钟天朗的刀,已经刺入这名守山将领的胸口,随后,拔出。
      下一刻,
      其带来的甲士马上抽刀冲杀而上。
      山脚的禁军根本就没料到这位最得官家器重的大乾驸马爷竟然会造反,且钟天朗带的还是边军精锐,山下禁军仓促之下直接被击溃,伤亡惨重。
      钟天朗持刀,不断砍翻身前阻拦的禁军士卒,随即拾级而上;
      渐渐的,其带来的甲士马上跟了上来,且不断超越过他,为其开路。
      只不过,山脚下的杀戮,并未持续到山腰上。
      上头,不少禁军士卒已经丢下了兵刃,站在了一边,地上,也有一些禁军将领的尸体已经横陈。
      一名身穿银甲须发半白的男子正站在那里,面带微笑地看着不断走上来的钟天朗,在银甲男子身边,还站着一位年轻的宦官。
      见到这二人,钟天朗目光微凝,但也没有继续冷着一张脸,而是开口道:
      “骆都督。”
      骆明达,掌握银甲卫二十年,在大乾民间,是一个能让小儿止哭的魔头。
      “驸马爷。”
      骆明达很是客气地向钟天朗行礼;
      这时,旁边那年轻的宦官似乎是不甘心自己被无视,主动上前道:
      “见过驸马爷。”
      钟天朗对着他点点头,孙公公,三年前成为官家身边的亲信宦官,年纪轻轻的在内廷就已然飞黄腾达。
      但很显然,在今夜的事情里,他,也背叛了官家。
      孙公公的崛起本就让外人觉得很意外,更有甚者流出了孙公公是靠着晋风才得以上位的说法。
      这两个人一旦选择背叛官家,那么清心阁内部的防卫,基本上可以说是洞开了一大半。
      钟天朗没有和这两个人寒暄,
      而是直接道:
      “去请官家退位吧。”
      ……
      “太子殿下已然归京,继承大宝!”
      “太子殿下已然归京,继承大宝!”
      小院外头,
      喊声此起彼伏。
      这其中,还夹杂着一些厮杀声,但很显然,反抗,并不是那么激烈了。
      官家依旧坐在池边,外头的喧嚣似乎根本就没能影响到他。
      只不过,院子里的这些宫女宦官们,一个个已经吓得面色煞白。
      这时,一个童子走了进来。
      官家入住清心阁后,虽然没大肆修建什么道场,但平日里,也离不开往日的习惯,那就是论道清谈。
      童子脑袋上有戒疤,面容清秀,法号问安,称居士。
      其人一开口,不似童音,反而有着成年人的那种沙哑。
      “官家,他们快进来了。”问安居士双手合什说道。
      “哦。”
      官家应了一声。
      这时,百里香兰从阴影中走出,长剑出鞘,悬于问安居士面前。
      童子并未惊慌,而是看着百里香兰,问道;
      “百里家都已宣誓忠于新君,你又何必在此做戏?”
      百里香兰眉头微蹙,正欲施以剑招,却被官家叫住:
      “退下吧。”
      百里香兰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收剑入鞘。
      官家一掀道袖,
      自嘲道:
      “朕,如今真是众叛亲离了,好啊,好啊。”
      百里香兰开口道:“官家,我现在还能尝试带您出去。”
      问安居士听到这话,眉毛微微一挑,
      道;
      “你哥要是还活着站在这里,倒是有几分可以说出这话的语气,你,做不到。”
      “香兰,朕知道了。”
      官家有些欣慰地看着百里香兰,他不认为百里香兰在这里惺惺作态;
      哪怕百里家已经换了船,但百里家是百里家,百里家的人是百里家的人,看似一样,实则不同。
      就比如……他是大乾的官家,如今正造他反的,不也是大乾的将领么?
      问安居士诚声道:
      “这一年,得官家垂青,得以论道清谈,官家成为太上皇后,少去俗务之扰,问安愿意继续陪同官家论道。”
      “好。”
      官家点了点头。
      下一刻,
      一众甲士冲了进来。
      官家挺起了自己的腰,双手负于身后。
      这些甲胄上还带着鲜血的甲士,看见官家,先前挂在脸上的凶厉之色,不自觉地褪去,转而默默地将刀口下压。
      这时,
      钟天朗走了进来。
      他看见官家后,
      单膝跪下行礼:
      “天朗,叩见官家!”
      “天朗啊。”
      “臣在。”
      “大乾以后,就靠你了。”
      “官家,太子已经归京复位……”
      “哦?”
      “瑞……瑞亲王,有明主之相。”
      “瑞亲王?赵牧勾那小子是么,朕,确实喜欢他。太祖一脉,窝窝囊囊了这么多年,总算是出了个瑰宝。
      行吧,
      这天下事,
      已经和朕这个太上皇,没干系了。”
      官家的目光,落于钟天朗身后;
      骆明达与孙公公感知到来自官家的目光,纷纷低下了头。
      “说吧,你们打算怎么安排朕?直接给朕一道三尺白绫呢,还是给朕圈禁起来?”
      “官家,我等今日行此之事,是为了大乾,而非篡位悖逆之事,官家就算是当了太上皇,也依旧是官家。”
      “哦,不杀朕,那打算把朕关哪里?”
      问安居士在此时开口道:
      “请官家,上后山。”
      ……
      一场虽然流了血,但相较于历朝历代先例而言,已然是很平和的一场政变,在一夜的时间里,就结束了。
      太子从玉虚宫出来,入上京进皇城,宣布登基为帝;
      清心阁的官家,以龙体欠安无法再应付国事为由,降下退位诏书,传位于太子。
      先后顺序,有差,但史书上会重新安排得顺眼过来。
      ……
      后山,
      山门。
      依旧是一身道袍的官家,自龙?上走下。
      在其身边,站着一众甲士;
      后头,还跟着一些宫女宦官。
      “朕是愿意入上京亲自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告退位的,这样,岂不是更名正言顺一些?
      再者,父子俩皇帝,一同在场禅让给牧勾那小子,史书上,也能少些非议不是?”
      问安居士笑道;“官家到底是官家,一道诏书即可,真让官家在亲入上京,怕是事情会不好收场呢。”
      “上京城的官民,怕是早就因当年的事恨死朕了,怎么,你还担心他们会为了朕,揭竿而起匡扶正统么?”
      “说不准呢。”问安居士这般回答。
      毕竟,这位官家,虽说喜欢修道,不爱龙袍爱道袍,但亲近他的人都清楚,他其实不是一个昏君。
      不远处,停着两辆马车;还有一辆马车,被甲士拦截在外围,不准靠近。
      近前的两辆马车里,
      第一辆马车里的人是被人抬下来的,他躺在病榻上,一脸病容,正是韩相公。
      他不是装病,而是真的要不行了。
      另一辆马车里,走下来的,是姚子詹,这位大乾文圣,脸上挂着泪痕,无比悲怆;
      远处那辆马车旁,站着的是李寻道,这位大乾昔日的相公,现

第四十四章 驾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