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2章 十亿日元[1/2页]

从1980开始 三S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宝洁。
      全球最成功的跨国企业之一,也是在中国经营最成功的海外企业。
      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企业。
      拥有帮宝适、汰渍、碧浪、护舒宝、潘婷、飘柔、海飞丝、佳洁士、舒肤佳、玉兰油、SKII、欧乐B、吉列、博朗等众多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
      在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宝洁公司一直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标杆”,它总是能够创造出优秀的新产品、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品牌营销,并收获巨额利润。
      截止到现在,它已经推出很多产品。
      近一点说,1983年,宝洁推出一种优质妇女个人卫生用品“护舒宝”(Whisper),该品牌在今年成为全球同类产品的领先品牌。
      而到1980年的时候,宝洁销售额已经突破100亿美元,已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跨国企业之一。
      苏辰早已经布局快消品业务板块,同时也在国外布局购买那些化工品公司。
      现在想到这家公司,并不是要收购宝洁,他还没这个能力收购宝洁。
      而是想到宝洁的发展历程。
      最关键的,他没宝洁有钱。
      另外,他也没钱收购另外一大巨头欧莱雅。
      没钱了怎么办?
      其实苏辰想过采取杠杆收购,这种收购的方式很特别。
      简要而言之,就是用别人的钱来收购别人。
      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收购过程中其资产占用是极低的,一般来说,指公司或个体利用收购目标的资产作为债务抵押,收购另一家公司的策略。
      此时,投资公司只需要出小部分的钱,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抵押借款、机构借款和发行垃圾债券(高利率高风险债券),由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现金流量及收益作担保并用来还本付息。
      如果收购成功并取得预期效益,贷款者不能分享公司资产升值所带来的收益,除非有债转股协议。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要先安排过桥贷款作为短期融资,然后通过举债,借债或借钱完成收购。
      杠杆收购在国外往往是由被收购企业发行大量的垃圾债券,成立一个股权高度集中、财务结构高杠杆性的新公司。
      高回报也就意味着高风险。
      具体来说,杠杆收购大致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收购方少量出资成立一家购壳公司;
      第二步:壳公司从外部融资,收购标的企业具有投票权的51%股权,实现对标的企业的控股;
      第三步:标的企业与壳公司合并,标的企业存续,壳公司注销,标的企业承接壳公司之前收购51%股权时发生的债务;
      第四步:收购标的企业以自身资产为抵押从外部融资,收购剩余49%股权(或将49%股权直接置换为对标的企业的可转换债券或无投票权的优先股),标的企业成为收购方全资控制的子公司。
      这种杠杆收购,也就是LBO的业务产生于1970年代的美国,1980年代开始加速,并在1989年达到巅峰。
      19791989年间,美国共发生2000多笔LBO案例,交易价值2500亿美元。
      这里面有个人物,叫迈克尔·米尔肯,是这个年代驰骋华尔街的“垃圾债券大王“,影响并轻轻改写美国的证券金融业发展的历史。
      不过后来这个哥们儿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禁止他再从事证券业。
      另外小燕子和她老公,以51倍杠杆收购百亿上市公司,结果被市场禁入5年。
 

第592章 十亿日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