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2章 文化沙龙[1/2页]

从1980开始 三S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前我们有个活动,正好和《新周刊》的薛芳同志认识,提到过您的事儿,正好听说您是她姐夫,所以今儿就厚着脸皮过来。”
      “这是给您带的礼物,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马未都拿出来一个盒子,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随后眼睛滴溜溜转了转,落在客厅电视机边上那四折屏风上,随后眼睛一亮。
      这是苏辰觉得光看电视机太单调,所以就把那四折屏风当做背景墙。
      苏辰笑着接过礼物:“您真是太客气,难道空着手上门来,我还能拦着不让您进来。”
      “您说笑了,苏同志,我多嘴说一句,您那屏风不合适,如果是一面白色的墙壁,应该会更加存托一点。”马未都有点蔫坏,大概是看上了,但不明说。
      苏辰也没有点破他,笑呵呵道:“我觉得挺好的,这是以前朱老爷子帮我看的。”
      要是不这么说,估计这家伙能三天两头来烦他。
      话说有一年,马未都去给一家老板掌眼,在面对一屋子古玩,他只说了一句话:“挺好,留着自己玩。”
      对方老板一听就怒了,叫人把马未都吊起来:“我花了一百多万就是为了来听你一句话?”
      马未都很无辜地说他没有收钱,他只是来看下有没有他想要的东西,原来钱给中间介绍的人收了去,可对方还是把他吊了两天,后因为朋友的周旋才放他。
      1966年到1976年,古董是中国人的负资产。
      谁家有古董,谁家受牵连。
      除四.旧时,很多人拿棉被包着古董,砸碎了往垃圾桶扔。
      80年代国家出于发展外贸的考虑,才恢复向民间收购古玩旧货。
      当时,马未都单位8点上班,每周两次六点出门,骑着自行车,挎着大黄包,链条都蹬红了奔玉渊潭公园东门,去赶古董早市。
      收完古董,难以按捺内心焦躁。
      大半夜,去找朋友魏东升一干人等穷显摆,敲门,半天没开,一脚踹开。
      发现一堆人猫在那,一摸那电视,电视还是热的,嚯,你丫猫在这****呢。
      马未都还沉浸在收古董的兴奋中:
      “哥几个,瞧瞧我收的这宝贝,明清的,讲究!”
      那哥几个一听就乐了:“你别逗了,我们这看的才是宝贝,日本的,忒正点!”
      整个80年代,马未都为古董痴狂。
      可那年代没多少人懂古董,有一段时间,他喜欢四合院一大爷家的瓷碗。
      天天下了班,就跑去看。
      帮大爷腌白菜,搬煤球,苦活,累活全包。
      干完活,就洗干净手蹲在那看瓷碗。
      来来回回,去义务劳动了一个月。
      然后那天被路过的苏辰给截胡,气得他一个月都没缓过来。
      “您说的可是朱家缙朱老爷子?”马未都问道,语气里带着恭敬。
      苏辰点头:“对,正是他老爷子,早些年的时候来帮我看过,我觉得既然是历史,就放在那吧。”
      闻言,马未都也只能打消心里的小九九,道:“苏同志,虽然您的专业是经济学的,但也可以写一点关于您在留学时发生的事情。”
      他缺稿子吗?
      不缺。
      缺的是有名气的人,尤其是像苏辰这样吃过洋墨水的,这人脉可就海了去,要是哪天苏辰发表的小说火了,他作为编辑也能跟着沾光。
  &nbs

第712章 文化沙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