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00章 略懂[1/2页]

从1980开始 三S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以这次提一嘴儿,也能给人留下一些印象。
      说不定这个项目能够加快启动。
      其实对于交易所,朱院长已经有了计划。
      不过因为将近40年没有从事这方面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怎么整,想要从头抓起,自然需要一位精通这方面的专家。
      尤其是像苏辰这样,懂得经济,又精通证券,而且在商业上也很有建树的人,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成为朱院长咨询的对象。
      “我可不是体制内的,要是简单咨询还行。”苏辰说道,“具体要怎么操作,还得看看你们的意思和想法。”
      朱院长说道:“我这个想法只是提到一嘴儿,具体时间也没透露出去,具体要怎么做,我还得出去看看别人的操作,不能盲目乱来。”
      “那是当然,至少心里有底才能知道要怎么做。”苏辰赞同他的想法。
      稍微聊了会儿,因为朱院长还在上班,苏辰也不好占用别人过多的时间,于是提出告辞:“我先回工地看看,晚上我再来拜访您。”
      “晚上我去接你,我们再好好聊聊。”朱院长说道。
      随后亲自将他送下楼。
      两人挥手告别,苏辰转身离开。
      ……
      老上海人有句话叫“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老浦东有首民谣这样唱过:“黄浦江边有个烂泥渡,烂泥路边有个烂泥渡镇,行人路过,没有好衣裤。”
      在过去的几年,浦西才是上海,而浦东则是听取蛙声一片的乡下。
      只要翻开这个年代的上海地图,还能看到一条“烂泥渡路”。
      这里不仅因为路名起得不拘一格,更重要的是,这是陆家嘴地区靠黄浦江最近的南北向主干道路。
      当苏辰来到这个地方,这条由卵碎石铺筑的“弹格子路”,大约四五米宽,身处破烂的厂房和简陋的棚户区。
      “这个地方一到雨天,就水漫泥路。”于夏在一旁介绍,“我当时感觉心里很慌,总感觉这个项目要黄。”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苏辰说道,“只要用心去搞,这个地方的未来肯定会很好。”
      于夏带着开发金融中心的投资意向书过来时,受到非常热情的欢迎。
      这得益于盛世过去在内地的各种投资,再加上87年盛世号称200亿港币救市。
      这简直就是行走的财神爷,那待遇自然是不用说。
      只是这个地方一片荒凉,完全看不出有什么可发展的前途,而且还要建什么金融中心,领导都感觉这是一笔赔钱的买卖。
      因为要搞金融中心的话,这很麻烦,因为现在很多基础条件不行。
      而且诸如道路硬化,拆迁补偿等工作都需要去做。
      可没想到这位于总表示不需要担心,只要地皮就行,什么学校、道路硬化、水电、甚至是医院我们都可以搞。
      另外还打了一亿美金的保证金。
      这钱一到账。
      领导们瞬间觉得能不能赚钱好像不是自己需要担心的,还不如想办法将这位爷留下来。
      而且还觉得于夏要的地方可能太少,又在于夏的基础上‘好心多扒拉出一个更大的圆圈。
      接着,绿灯一路开到底。
      能不能赚钱也不需要于夏担心,因为这是老板吩咐的,先把事情做好,再去想赚钱的事情,要是没做好之前,就去想能不能赚钱的事情,那完全没必要。
    &nb

第1000章 略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