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15章 硝烟味十足[1/2页]

从1980开始 三SS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这篇文章中,苏辰的笔法依旧犀利,一如当年和别人的骂战一样。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民众的消费能力日渐提高,几乎所有的消费行业都呈现出兴旺蓬勃的景象。”
      “同样,从1992年一来,随着大批国际资本的潮水般涌入,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力,各个行业的本土公司都面临空前的冲击。”
      “电脑行业,随着康柏、惠普、IBM等国际著名电脑公司大举入境,使得我国刚刚起步的电脑行业不得不洗牌,也让整个中关村的电脑公司不得不改行。”
      “在彩电行业,现在京城大商场的黄金展台都被日苯品牌占领,本土彩电企业已经陷入最艰难的苦战时刻。”
      “作为我国国产彩电的老大,长虹的库存彩电已经高达100万台,总值超过20亿元,甚至到了每个月建仓库都来不及堆放的地步。
      而从1991年起,日苯的经济在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之后陷入长期的低迷,原来在全球各地四处投资的大公司元气大伤。
      另一方面,它们一直将中国市场视为本国、欧美市场之外的“第三世界”,拒绝将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投放中国市场。
      甚至有某家电公司还认为空调的制冷效果差,是因为京城的的空气太脏……”
      他在文章里写道:“现在,外国的资本以及跨国大公司已经将战火引到我们的家门口,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怕今后我国的不少民族品牌都变成这些公司的旗下子公司。”
      “如果我们这些人不站出来,那么我们国家那些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将会成为历史,我认为应该用我们的品牌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让世人知道中国制造,也让外资知道我们本土品牌从没有怕过他们!”
      “因此,我认为,我们的企业家应该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避免让外国品牌将我们的市场蚕食掉,也避免出现洋强国弱的局面。”
      这篇消息发出去后,很快就被各大报纸转载。
      甚至还被新闻点评,赞誉他是一个时刻思考本土民族品牌发展的企业家。
      因为文章的撰写人可是苏辰,虽然他在国内的学术圈不是很有名气,但他的名气在哈佛与麻省广为流传,甚至现在国内的经济学都考虑用他的著作作为教材。
      当然,虽然他认为自己在内地的商圈一直都是属于最低调的,但纸包不住火。
      就像是那句话一样,尽管他不在江湖,但江湖依旧还有他的传说。
      同时这上面十分耸动而煽情的内容,使得人们对本土品牌的命运产生担忧,同时也激发出很大的民族热情。
      随着这一篇文章的走红,不少人在购买商品时也开始在民族品牌和外国品牌之间做抉择。
      那些聪明的企业家在市场营销中就充分地借用这股热情。
      在他们的企业广告中,有很多都采用“振兴民族工业”这个主题诉求。
      于是,一时间,民族品牌的振兴成为各大企业一个最为炫目而崇高的主题。
      本土很多企业早就在摩拳擦掌等着和外国品牌开战。
      如果说苏辰喊出的是口号,那么第一个与外国品牌开战的就是海尔。
     

第1215章 硝烟味十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