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一青衣道长扛着巨大包裹,牵一五岁女童,立于南海岛礁之上。
周围渔村出海打渔,船行时要跪拜,满载而归后亦要挟一家老小面向道长跪拜之。
起因是渔村门楼上挂着一鱼妖骸骨。
鱼妖常年在浅滩徘徊。
渔夫出海时潜藏,有渔夫满载而归后便要兴风作浪。
打翻了船,抢去一船海货,但并不对渔夫下手。
但若有渔夫久日没有收获,便要连船带人一并吞去。
偏远渔村,官威不至,皇权不落。
更是没有世外高人,仗义侠客。
渔村老小捕鱼为生,却也要落得啃食浅滩的海草。
老人饿死浅滩入鱼腹,诱饵无奶终日啼哭。
妇人面黄骨瘦,渔夫吃鱼妖拿下的鱼骨残骸吃的身材壮硕,提起渔网后终日出海劳作。
因有传说。
若要饿了海里的神,神便要上岸,吞了整个渔村。
然天道轮回,幸得一青衣道长携女童踏空而来。
一掌拍死了鱼妖,施了仙法,渔村不过数月便富饶一方。
而青衣道长终日与女童站于礁石之上,目光寻去,不知为何。
偶有女童入村讨食,各家拿出家珍招待。
更有甚者挖了祖上坟墓途经百里买得母猪一头。
砍下猪头面向道长,每逢天公发怒便在猪头之上插香三炷,携全村老小大拜。
道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村民惊是天人下了凡尘。
举全村财力,百里外请来师匠做像。
后雕出青衣道长打坐像。
渔民终日上香跪拜。
可天公要下雨。
那便这家房梁上的圆木好,拆了!
村长家的屋娃好,掀了!
耗时数月,废了渔村大半房屋,建成一青衣道长庙。
石匠听闻后感动,又敬道长之无上仙法。
举家搬来,用牛车拉一块方石。
立于海滩上,终日看着女童雕刻。
终于,小女菩萨雕像也被请进了庙宇。
破烂渔村仅三年,便建造了一豪华楼阁。
又有书生经过,立书朝城中传去。
这事被奉为美谈。
皇帝老而阳寿快尽了,听闻后更是銮驾而来。
撑着一口气硬是撑到目见青衣道长庙的那一刻。
可惜,眼前百米远就是渔村。
仙长就离千米之远。
一高兴,翘了辫子。
落得了个寿终正寝,死后还满脸欢喜的下场。
近日听闻新皇登基。
天下在握,唯求长生不老。
登基后是礼队先行,粮草殿后,大军再进。
这便要给仙长来个先礼后兵。
长生之法若不得,那不能安宁。
渔村人领了皇命,受了封赏赐。
先是围着青衣道长立了圈围栏,又觉不够。
砍来满山荆棘做了个牢笼给盖住。
有人说仙长有仙法。
有人说黑狗血转克仙法。
国内黑狗遭了殃。
可黑狗血往海里一撒海浪一冲便没了。
村民吃着狗肉想着法。
一聪明人想出个法子。
说黑狗血哪有黑驴蹄子管用。
好家伙,驴子尸骨堆积成山,黑驴蹄子挂满了荆棘牢笼。
村民心说这总够了吧?
不够!
皇宫里来一公公,是你等贱民怎知困仙之法。
仙人也有弱点!
一众渔民大感疑惑。
公公抬手对着礁石上青衣道长身边的女童一指,渔民们恍然大悟。
抓了女童,可不比黑驴蹄子管用?
有人拼尽一家男丁斩了头熊,熊长赔上鱼目,趁着顺风时把鱼目熊掌放风口。
那女童闻之口水横流。
几番差点着了道。
渔民大感失望,但斗志昂扬。
还要令行它法。
不巧,新皇帝驾到。
皇帝听闻满村渔民竟敢公然抓捕上仙,大怒。
命军士抓渔村入口六百六,拖至村口,悉数屠之,以平仙长怒意。
皇帝本人则是终日跪拜,朝仙长大喊,要求得那长生不老之术。
但若有,仙长要金银财宝美女江山皆可给予。
却没想仙长固若罔闻。
皇帝大怒,恰逢粮草到了,百万军士道了。
命人平了道长庙,砍了道长石像的头。
这日便踩着道长石像的头对着百万军士高举义棋。
大喊:“百万将士,这妖道屠渔村入口六百六,妖气滔天!”
“众将士听命,随我去灭了这妖道!”
“遵命!遵命!遵命!”
百万军士齐吼,势如洪水滔天。
礁石之上,女童神情冷漠。
望着烽火连天的渔村,对身边道长问道:“公子,你说三神控制了这片天地,你与神做斗争败了,神因为害怕,所以把这整片天地都给换了。”
“嫣嫣想问,这人心,是天地换了后才变成这样的吗?”
&nb
第214章 破道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