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这样既能保证专注,又方便随时头脑风暴!”他的眼睛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就像蜂巢里各司其职的蜜蜂,但始终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12月25日,星火创研社正式入驻新址。门口的铜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烫金字体写着“星火未来实验室”。开业当天,宾客盈门:宿华带着湘西合作社的代表送来苗绣屏风,马云通过BB机发来远程祝福,就连平时严肃的教授们也捧着鲜花前来。王德发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将写有“星火燎原”的匾额挂在墙上:“我这把老骨头,就盼着看你们闯出更大的天地!”
新空间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林婉清在独立实验室里,三天内攻克了跨境电商系统的多语言切换难题;苏睛在露台组织的创意工作坊,催生出非遗皮影数字化的新方案;而沈知意则将二楼的会议室改造成“战略指挥室”,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各地项目的数据。
更令人惊喜的是,新环境吸引了更多人才。隔壁高校的博士生主动申请加入,带来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海归创业者带着海外资源找上门,提出联合开发智能穿戴设备的构想。沈知意专门设立“星火孵化器”,为有潜力的项目提供免费办公位和技术支持。
某个雪夜,沈知意站在露台上俯瞰小区。窗内,团队成员们正在激烈讨论新接的智慧城市项目;窗外,万家灯火与漫天飞雪交织成画。她打开日记本写道:“85万买下的不仅是房子,更是承载梦想的容器。当知识、创意与热情在这个空间里碰撞,我仿佛看到无数可能性正在生长。”
此时,BB机震动起来,是小姑沈雅婷发来的消息:“听说你把住宅改造成了创新磁场?阿深市有块科技用地,要不要试试更大的舞台?”
沈知意望着远处中关村的霓虹,嘴角扬起自信的微笑。她知道,这间300平的屋子,只是星辰大海征途的第一站,而属于星火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第75章 筑巢引凤:三百平空间里的未来图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