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智能家具、量子网络和空气净化系统。工程师的宿舍更是配备了私人AI实验室,质检员的房间直通工地监测系统。“这哪是工地宿舍?”某985毕业的工程师在朋友圈晒图,“比我之前在一线城市租的公寓还高级!”
随着万人涌入,巴东的配套服务瞬间被点燃。县城的宾馆爆满,房东们连夜将闲置房屋改造成临时宿舍;菜市场的菜价翻了三倍,却依然供不应求;连摩的司机都开启了“工地专线”,月收入突破两万。陈行甲紧急召开会议,协调交通、医疗资源,星宁集团则捐赠了500台量子公交和智能医疗舱。
深夜的工地依然灯火通明,量子照明设备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工人们三班倒作业,机械臂与人工协作的场景震撼无比。工程师张磊盯着屏幕上的施工数据,兴奋地给妻子发消息:“项目建成后,我的年终奖能抵你五年工资!”而在食堂,智能打饭机器人根据每个人的健康数据分配营养餐,大屏幕实时更新着收入排行榜。
这场“巴东热”甚至惊动了国际媒体。BBC记者实地采访后惊叹:“中国正在上演现实版的‘黄金国传说,科技不仅创造财富,更重塑了社会流动的轨迹。”华尔街日报则分析:“星宁的高薪策略,正在破解全球建筑业的用工荒难题。”
沈知意站在工地指挥塔上,看着如蚁群般忙碌的建设者,眼中满是欣慰。手机弹出最新数据:已有3.2万人入职,工地的日产值突破千万。她打开星动短视频,发布了一条新动态:“这里不仅是工地,更是改变命运的战场。每一滴汗水,都在浇筑未来。”视频里,农民工、工程师、质检员们对着镜头喊出自己的目标:“我要给儿子攒够学费!”“我要买人生第一套房!”“我要成为建筑行业的顶尖人才!”
这条视频的点赞量在24小时内突破亿次,评论区里,无数人写下自己的“巴东计划”。而在巴东的土地上,科技与梦想交织的奇迹,正在无数逐梦人的奋斗中,一点点成为现实。
第294章 万人奔赴:科技工地掀起的逐梦狂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