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坚韧与牺牲都让我震撼。”
随着拍摄推进,两种模式的差异逐渐显现。传统剧组为了还原一场阻击战,动用了上千名群演,耗费一周时间拍摄;而量子剧组仅用30名演员,配合数字人军团,在AI导演的调度下,一天就完成了同样规模的战斗戏。更惊人的是,量子拍摄的画面能实时导入虚拟引擎,特效团队在云端即时渲染出漫天炮火与战机轰鸣。
然而,传统拍摄的独特魅力也让所有人惊叹。当第一卷胶片冲洗出来,张艺谋捧着样片反复观看:“你们看这个镜头,战士脸上的冻伤在胶片上呈现出的质感,是数字技术无法复制的。自然光下的雪地反光,还有硝烟真实的弥漫效果……”他决定保留传统拍摄的“不完美”——镜头的轻微抖动、演员偶尔的呼吸急促,这些“瑕疵”反而让画面充满生命力。
沈知意密切关注着拍摄进度。她特意安排两个剧组的主创定期交流,量子团队向传统剧组分享智能温控设备,传统剧组则为量子团队讲解战争场景的历史细节。某次会议上,副导演提出:“或许可以把两种画面剪辑到一起,让观众同时感受科技的震撼与传统的温度。”
2014年春节前夕,三部电影同时杀青。在星宁的量子放映厅,沈知意组织了一场特殊的试映会。当传统胶片版的《冰与火》播放时,全场寂静,观众仿佛置身于刺骨的寒风中;而量子科技版的《钢铁洪流》则让所有人屏住呼吸,数字化的战争场面如同身临其境。最令人惊艳的是融合版《山河铭记》,胶片的颗粒感与量子特效的细腻相得益彰,志愿军战士的眼神特写在两种画面中交替出现,直击人心。
“太震撼了!”观影结束后,一位退役老兵激动地握着沈知意的手,“我看到了当年的战友,看到了我们的青春。不管用什么技术,这份精神永远不会变。”沈知意望着放映厅的大屏幕,那里正在循环播放三个版本的精彩片段。她知道,这场传统与科技的博弈,没有胜负,只有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艺术的追求。而星宁影视,正用创新的方式,让英雄的故事在数字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第370章 光影博弈:传统与科技的史诗对决[2/2页]